活化工廈的慘淡七年

  • 整理 新生代編輯組
  • 新生代編輯組、新聞局、網上圖片、網上視頻截圖

工廈活化政策,從提出至今已過七年,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以下一一呈現。

2010年   活化初現

2010年4月

本地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出席公開活動時,透露特區政府增加細面積單位供應量的兩項措施,其中一項措施是活化工業大廈轉為住宅用途,並優先考慮單一業權的工廈。

2011年   工廈政策啟動

2011年4月

政府推行「工廈活化」政策的試運行,試圖透過工廈活化,促進發展商或工廈業主改建工業大廈,提高工廈的利

用率。

2011年4月25日

土地工務運輸局賈利安局長在「活化工廈」說明會上表示希望透過「工廈活化」措施,讓本澳已空置多時,樓齡偏高,存有衛生及安全隱患的工廈,能透過工廈活化,加快項目申請,促進該類廠廈改建為以細單位住宅為主的樓宇,達致充分善用土地資源,改善社區環境,改善廠廈長期空置及造成的殘舊

問題。

2011年6月23日

「活化工廈」計劃令工業大廈租金上漲,地產代理鄧先生表示,計劃提出至今,大部分工廈未取得任何活化進展,反而推高廠房租金,增加中小企的經營壓力。

2012年   試行延期

2012年4月13日

去年推出的「工業大廈活化措施」首年試行期已經完結,鑒於業界反映須要更多時間收集工廈業權,因此,政府決定將措施試行期延長一年。

2014年   成效不如理想

2014年4月

三年期屆滿後已停止續期,期間祇收到十多個重建申請,其中兩個正在開展

工程。

2014年5月7日

青年企業家協會認為,最近一年出現了好幾個以工廈為基地的主題室內體

育場。

2014年9月13日

城市規劃廳廳長劉榕稱,措施推出幾年來,申請個案仍少,主要涉及業權分散,取得集中業權有難度。亦有意見提出不需重建,只對工廈內裡用途作更改,但涉及防火、產業政策等問題,需法律配合。他個人認為應修改相關

法律。

2015年   弄巧反拙

2015年10月16日

土地工務運輸局合共處理13宗街道準線圖或規劃條件圖的申請個案,其中,除兩宗個案因屬私家地不被納入「工廈活化」措施的適用範圍外,其餘11宗個案均曾獲發街道準線圖或規劃條件圖。

2015年12月14日

澳門工聯副理事長李振宇表示,工廈改造涉及到的利益方眾多,包括政府、業主、投資人、澳門居民以及眾多以工廈為生存空間的企業、團體等。自從政府推出工廈活化措施後,本澳工廈的售價及租金,一路飆升。

2016年   法律限制

2016年5月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表示,政府2011年4月推出工廈活化措施,但試行三年間,僅收到15宗申請,而其中只有兩宗申請獲得批准。並表示現行《民法典》的有關規定,限制了「工廈活化」發展,如果不修法,政府「咩都做唔到」!

2016年7月11日

政策推行至今已有五年多,依據統計暨普查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於2015年12月份,工商業單位空置的數量總數為4,804,而且成功活化為住宅的個案廖廖可數,

2017年   再掀議論熱潮

2017年1月

不少人士看準工業大廈租金便宜、地方大的特點,紛紛入駐工業大廈,開設室內運動場、派對聚會、密室逃脫等創業項目。然而,經過政府部門的巡查後告知工廈只可以做工業用途,最終逃不開結業的後果。

2017年1月20日

議員施家倫提出的質詢包括:「活化工廈」的成效、當局的進一步活化措施及檢討法律條款中有關工業大廈的使用性質限制。

2017年3月28日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烽回覆議員施家倫書面質詢表示,工廈是按照工業用途進行空間規劃和樓宇結構設計,難以滿足其他用途。當局將在職能範圍及法例規範內,讓工廈更好被利用。

2017年6月14日

民政總署表示,2015年至今共發現11個無行政許可的兒童遊樂場,已勒令其中10間關閉。

2017年6月21日

澳門廠商聯合會理事長馮信直指,政策同現行環境脫節,如沒有其他機制幫助,難以實現改建用途。

2017年6月25日

法律規定工廈僅作工業用途,許多商業場所始終難獲發牌。澳門論壇討論工廈活化滑鐵盧,對於都更會提出發臨時准照讓商戶經營,使工廈混合工商性質,有建築師認為不安全、不可行。

2017年6月26日

議員施家倫接受訪問時稱,「678文創園」其實只是名稱上改變,但實質用途仍然與工業大廈一樣,多為私人用途如辦公室之類,但工廈想改建為商業用途則需要「入紙」申請。但現時工業大廈的消防設備在法律上不能改建為商業用途,而羅司亦曾表示,改變工廈用途需要修法。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