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 創新蛋白質技術突破50年規範

  • 文、圖 歐陽德浩

潘全威為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他在與學生實驗的過程中,發現了蛋白質檢驗技術革新的可能性。為了扶持學生創業,於是聯同學生創立生物科技公司,並參加比賽讓大眾認識到他們研發的技術。

潘全威透露他們正積極申請知識產權,同時寫文獻期望得到國際認可。

蛋白質技術過時

「蛋白質技術喺過去50年都冇咩突破。」潘全威指出蛋白質能把基因的功能帶出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化妝品會添加EGF(表皮生長因子)成份、糖尿病人會注射胰島素、檢查身體驗血(蛋白質)等。可是,因沒有一個低成本且準確度高的技術,今天依然沿用50年前普及的技術。「而家臨床用緊嘅抗體度蛋白質,叫免疫化學反應,係一個好籠統嘅量度,生產成本貴,又好容易出錯。」

潘全威稱該技術使用了大量大學的資源,因此希望能在澳門扎根,回饋澳門。

潘全威解釋,人體大概有20,000個基因,並演化成600萬個不同的蛋白質。雖然表面上每一個基因代表一個蛋白質,基因卻會分化生產成略帶不同的蛋白質。若能精確區分到它們細微的分別,獲得的資訊將更為龐大。簡單而言,病人將能清楚自己所患的疾病,更能分辨運動員有否服用違禁藥物,也能分析食物成份的構成。

冀一滴血獲數據

潘全威更認為智慧創新城市當中包括智慧醫療,每個人須有足夠的醫療知識,達到世界前端水平,不能像過往一樣只獲得模糊的身體數據。他希望醫療科技發展至新的高度,以一滴血便能檢驗清楚身體上所有狀況。「大數據年代講緊要精準,唔能夠用好舊式嘅諗法,繼續一個基因一個蛋白質。」

實驗室的儀器動輒需過百萬的資金購入。

創新蛋白質技術,除了能提高準確性外,也能改善質量檢定的方法。潘全威指出在蛋白質如EGF、胰島素的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錯或是受污染。那麼如何確認蛋白質內胺基酸的數碼排列是正確呢?生產商需要作質量檢定(QC),來保證蛋白質的正確。然而現在的技術檢測過程緩慢,樣本分析需時一個星期。「我哋個技術只需要半日就可以做到全面分析,無論出錯率及成本都大大降低咗。」

潘全威透露他們與鏡湖醫院有各種不同的合作,現時處於樣本收集的階段。

澳門科研不成熟

潘全威指出科研與市場化是判若雲泥的事情,技術若要推出市場,需具備銷售網絡和獨立的實驗室作生產與化驗。但是澳門並未有科研土地如香港科學園,欠缺基因化驗的公司,生物科技也不成熟。因此他們正與香港的基因化驗公司相討合作,未來將在香港嘗試建立生產和服務鏈,然後再返回澳門推廣,並期望走出國際。他澄清︰「我哋總部會喺澳門,但可能我哋技術行得太前,要明白技術嘅投資者唔多,佢哋唔知發明嘅重要性喺邊。」

潘全威表示他們的技術,是在另一個研究中偶然發展出來,「所以概念係一瞬間。」

「大家要接受到澳門係唔大。」潘全威認為產業不一定強行在本地運作與生產,即使設置在大灣區也不成問題。他並指出生物科技產業,只依靠一所公司是無法發展,政府需引入大量的科技公司形成生態。最後他寄語年輕人,要趁早在沒有負擔的時候把握機會創業。「過程中會好辛苦,但要有恆心,失敗咗唔好氣餒。如果咁容易創新個個都創新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