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是天生的飲管 ——環保味道二重奏

  • 文、圖 李倩如

在紙飲管、塑膠飲管誕生前,人們一直以天然植物——麥稈和蘆管(分別為麥子和蘆葦的莖部)——放在飲品中當作飲管使用。近年環保意識抬頭,除紙飲管等較為常見的環保飲管外,亦有商家「反璞歸真」,結合自身菜式口味,製作融合飲品味道的「自家製飲管」——香茅飲管。

材料入貨後,由大廚Bren負責篩選香茅,太幼、太短都不能成為飲管。

市場中尋求特色
喝出環保色香味

七、八年前左右開始,澳門街掀起一股Cafe熱潮,各式各樣的Cafe開到成行成市,要在市場站穩陣腳,實屬不易。位於東望洋新街的Candy Cafe,主打泰式
及西式菜,近半年來推出香茅飲管,把香茅由菜餚中的調味料大變身,成為特色飲品的飲管。Candy Cafe負責人葉芯
瑜(Gene)表示,使用香茅飲管的念頭萌生在半年前,當時大廚們在思考如何在Cafe泛濫的飲食界生存,便想到與時下流行的環保意識作結合。「我們師傅整天都要想些新鮮事,而現在比較推崇環保嘛。」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試驗後,最終選擇了用香茅。

切出來多餘的香茅會被搗碎再放進飲品內,加強香茅的味道。

雖然當時設計香茅飲管的大廚已經離職,無法直接講解靈感來源,但Gene解釋指,香茅其實是「天生的飲管」。香茅內部結構層層重疊,只需要三分鐘不到的簡單製作,就可以把一根香茅切成飲管的形狀。Gene續稱,一般由大廚先挑選香茅,太幼而不適合做飲管的,會被挑出來放在廚房當調味料,製作如冬陰功的菜式;而粗幼適中的就放在水吧,用以製作飲管。

香茅是泰式料理中常見的調味料,但一般會切碎放著菜餚內,較少用來當作飲管。

然而,與傳統的塑膠飲管相比,香茅飲管成本要高上幾倍,一枝成本價要三到五元,「因為有時它會爛,你就不能用,而且它是一次性的,我們不會重復使用,喝完就扔了。」但Gene表示,由於香茅是飲品味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客人目前的反饋都非常好,因此未來也會繼續使用。

香茅味道強烈非萬用
企業環保難孤身作戰

然而,Gene無奈補充,因為香茅味道濃烈,所以並非「百搭」。「如果飲品本來是巧克力,但飲管是香茅味的,真的接受不了。」因此,Cafe目前只有梳打或偏酸味的飲品能夠使用香茅飲管,而其他有如咖啡、奶類的飲品,則只能繼續「膠落去」。Gene表示,店舖仍在試驗當中,找一種成本內又不影響味道的環保飲管。「現在是第一步,之後也會試其他,看看有甚麼菜本來是可以捲曲的,目前我們就香茅最成功。」

現代都市人節奏快、追求方便,尤其上班一族,午餐最愛叫外賣,一餐下來,光是膠盒和餐具都已經「一堆膠」。Gene表示,對於有提供外賣服務的餐廳來說,要在環保和業務之間作平衡,實在是難過登天。「因為現在人本來就要快,又要食完就可以扔了。」

香茅飲管本身聞不出太大的味道,但入口就能嚐到濃烈的香茅味,與酸味飲品的味道較配搭。

不過,近年環保意識崛起,Gene亦留意到,開始有客人主動要求不要飲管。「十個可能都有一個吧,少數!」另外,Gene亦表示,未來店舖會考慮推行使用自備飯盒,如果客人願意,就可以享受優惠價格。「我希望政府可以做些這方面的宣傳,自帶飯盒,很多地方都實行了,好似日本、台灣都有便當。」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