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pagenavi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飲管演化小檔案 - NG Plus 新生代

飲管演化小檔案

  • 新生代編輯組
  • 互聯網

十六世紀——金屬飲管:

金屬飲筒

十六世紀,南美洲興起喝瑪黛茶,由於這種茶有很多葉碎及枝桿,當地人就以金屬如銀、鋼等製成管子,再在末端加過濾器,隔走渣滓,這種管子被稱為 Bombilla。

十九世紀初期——黑麥飲管:

黑麥飲筒

十九世紀初,人們將黑麥漂白、切割,留下較粗的關節,再洗滌、綑紮,作飲管使用,但黑麥飲管易碎,而且會產生渣滓,影響飲品味道及口感。

十九世紀後期——紙飲管:

紙飲管

1888年,美國人史東(Marvin Stone)發明了紙飲管。史東以紙包捲著鉛筆,再以膠水固定,褪出鉛筆,製成紙飲管,後來更把這發明註冊版權,大量生產,僅一年時間就已經風靡美國,高峰期每天生產超200 萬支飲管。他曾說,這是當他用一根黑麥草喝薄荷酒時,構想出用紙張製作現代吸管的概念。

二十世紀中期——塑膠飲管: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塑膠技術普及後,塑膠飲管應運而生。塑膠飲管不會影響飲品味道,亦不會有紙屑溶解於飲料中的問題,可大量生產,製作成本低廉,即用即棄,很快就把紙飲管完全取代,各種顏色、造型、大小的吸管如雨後春筍流行。

塑膠飲筒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

「無飲管活動」宣傳海報

近年,越來越多人了解塑膠對環境的危害,很多企業家嘗試製作如鐵製、竹製和玻璃製等飲管替代塑膠飲管,亦有團體發起無飲管運動,如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就在2017年發起「無飲管活動」,活動期間,餐廳不會主動提供飲管給客人,鼓勵食客減用塑膠飲管,並於2018年亦獲得大家樂、太興、肯德基、吉野家等多間餐飲集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