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肺炎,令澳門賭收全年大瀉,十一黃金周雖曾反彈,但11月迅即下跌5億,按年大跌70.5%,多間券商持續看淡短期情況。全球疫情未穩定,經濟前景不明朗,但賭牌重新競投又近在眉睫,社會對經濟結構轉型亦眾說紛紜。對博彩投資者及專家學者來說,2021年將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預備?
博彩投資者:貴賓廳短期難恢復
在巔峰時期,博彩年收曾高達3,000億澳門幣,各大投資者賺到盆滿缽滿。然而,自疫情爆發以來,賭收頹勢不止,截止2020年12月,全年累積賭收大跌近八成,僅達604億。澳門資深博彩投資者林繼光表示,貴賓廳的收入亦較往年下跌近七成,為應對困局,部分貴賓廳選擇進入休眠及讓員工放一半無薪假,以削減約三成營運成本,開源節流。
不少人曾寄望內地於去年9月底重啟的自由行簽注,能助澳門經濟復蘇,然而賭收僅在10月稍有升幅,其後升勢未如預期。林繼光解釋指,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下滑,旅客消費意欲本已不高。此外,澳門博彩近七成收入來自內地賭客,但近年內地政策收緊外匯買賣行為,亦加強對貴賓廳客戶資金流的監管,也是造成賭收難在短期內恢復的原因之一。「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錢。現在內地收緊外匯條例,不少地下錢莊進入休眠期。即使人能來澳門,錢也來不了,想花錢也捉襟見肘。」
2021年是關鍵之年
澳門政府近八成收入來自博彩稅收,且近六分之一的澳門人口是博企員工,博彩業可謂澳門經濟命脈。為保障就業,政府數次呼籲博企不要解僱本地居民,然而,早前仍有貴賓廳集團擬推出員工自願離職計劃,雖在社會熱議後即日停止,仍讓不少人擔憂貴賓廳有可能倒閉,誘發大型失業潮。
對此,林繼光認為,2021年博彩中介人牌照的續期及2022年賭牌的重新競投,始終是牽制博企的主要因素,但未來一年的發展,將影響投資者競投賭牌的意願。「如果2022年真的重新競投,但2021年年底還未能看到整體環境有明顯改善,我猜博企不會再『瞓身』投資,也可能會有人選擇真的結束。」
經濟學者:應做好向下調整的準備
面對目前情況,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系助理教授關鋒認為,疫情後全球經濟規模有很大程度的萎縮,因此澳門未來的博彩業至整體經濟,不會在短期內回到輝煌時期,大家應調整好個人心態。「澳門博彩業非常依賴旅客,全球也要食粥時,澳門人不可能有得食魚翅。」不過關鋒亦強調,即使經濟有所下行,情況也不會嚴峻到要捱餓。「2021年上半年,政府還是要穩定就業,讓大型企業不裁員,同時保證中小企有收入來源。就業情況不惡化,社會問題就較少。」
社會不少聲音認為,這次疫情,正好揭示澳門過度依賴博彩業的問題,應趁此機會,落實經濟結構轉型,大力發展多元產業。對此,關鋒認為,如未有詳細精準的方案,在經濟低迷時進行轉型,有可能「攞自己命」。「現存的法律法規滯後,行政效率低下等問題尚未解決,又再發展新興產業,只會出現負作用。譬如最近說要發展中醫藥產業和金融股票市場,但到底是認證、診症、製藥還是市場?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也沒有具體方向。澳門這麼小,要發展那麼多方向,其實並不現實。」他認為,不同階段政策應有不同側重,目前應針對整體經濟結構,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才能明確未來方向。
教育學者:應著重技能培訓
澳門博彩業的月入中位數,向來領先其他行業,一直是不少澳門人心中的「筍盤」。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認為,過去博企發展迅速,人資短缺,令學歷較低或專業技術較差的人,也能賺取優厚薪酬;然而,當經濟轉差,面對薪酬調低甚至解僱風險,食慣「皇帝餐」的他們,自然難以適應「平民餐」,而且沒有一技旁身,想轉行也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面對逆境,個人自然要做好調整及裝備,但黃素君亦認為,政府及社福機構可從心理建設及職業培訓兩方面輔助。短期來說,可考慮以社區宣講等方式,讓他們意識現實困境及做好預備;中長期來說,她認為政府、社福機構及大專院校也需出一份力,例如增加鼓勵進修計劃、增設及優化成人教育課程及專業技能認識課程等,為他們創造自我增值的誘因。「不少博彩從業員的學歷不太高,未必能意識到,經濟不會在短期內回到高峰,也不懂如何計劃和裝備自己,到熬到經濟復蘇了,也未必有能力迎接競爭,所以社會要製造一些希望給他們,大家也可趁此機會回一回氣,思考哪些才是生活的真實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