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繪本引路 走進澳門的昆蟲世界

  • 邱敏儀
  • 邱敏儀、受訪者提供

昆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隨處可見,仿佛就是我們的鄰居一樣。2017年至2018年前期間,「澳門細蟻」、「澳門麥羅甲蟎」和「澳門青洲山大翼甲蟎」新物種發現的消息席捲小城,澳門插畫師方惠萍以澳門青洲山特有物種「澳門細蟻」作為靈感,以此題材創作了繪本《青洲山寶藏》,由「澳門蟻俠」梁志文擔任顧問。透過繪本形式記錄這次大發現,同時將生態保育的概念傳給大眾。

青洲山的蟻是繪本主角

「當一隻蜜蜂飛進屋內,大家都會喴嘩鬼叫,這時候應該如何處理呢?拖鞋就不是一個好方法。」方惠萍自言起初對昆蟲感到害怕,對待昆蟲的方式也與他人無異,這其實是對昆蟲不了解。創作《青洲山寶藏》的契機是閱讀過梁志文的訪問,對梁志文的工作與在發現新物種上的成果備受感動。互相交流後,她決定以昆蟲為題材創作繪本,期望透過繪本帶出澳門生物多樣性及不同物種之間應該和平共存的訊息。

方惠萍未來有意以植物為題,推出第二本繪本。

《青洲山寶藏》的故事講述一位勇敢又愛幻想的小學五年級生許邦,在青洲山的一段驚險奇幻旅程。起初他發現了一幫「神秘組織」帶著古怪的工具在青洲山出沒,他決定一探究竟。從未踏足青洲山的許邦誤入昆蟲結界,途中他與「澳門細蟻」、「澳門麥羅甲蟎」和「澳門青洲山大翼甲蟎」為原型的角色阿細、悉悉及阿樂成為夥伴,昆蟲精靈們協助他安全離開昆蟲結界。

方惠萍笑言故事主角的經歷正是她本人的經歷,為取靈感,她親赴青洲山取景,了解生態及山體,在畫面上也盡量還原真實面貌。「其中有一幕是精靈『阿細』騎著甲蟲出場救許邦,最初繪畫甲蟲的觸鬚是兩邊分開開叉型的,我只覺得這種結構很漂亮,但我不想畫澳門沒有的品種。詢問過志文後,澳門果然沒有我繪畫的甲蟲品種,他就提供意見,說澳門有一種叫『戟兜』的甲蟲,所以就畫了這隻『戟兜』甲蟲下去。」

繪本中呈現出的場景,大多數是方惠萍親眼所見。

用故事傳達生態保育概念

《青洲山寶藏》從搜集資料、繪畫製作到出版共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方惠萍直言這一年半可謂困難重重,她本人對故事創作並不上手,在故事整理及文字校對上花費許多時間。為更貼近小朋友,方惠萍希望文字盡量口語化。「這就牽涉到是選擇粵語還是華語。如果想受眾多些應當選擇華語,但這就難以生動地在對白上呈現。例如『細路!』、『佢係奸嘅!』這些對白,所以最後繪本出到來還是有好多未完善的地方。」另一個困難之處在於後期印刷上,由於繪本是傳達生態保育的概念,因而方惠萍選用環保紙張印製,但選擇少、成本高,最後只能選擇內地的環保紙張。「環保紙有一個不好處就是缺少表面圖層,印刷品與原作的顏色相差好遠,這也是十分難解決的問題。」

繪本的受眾是兒童,方惠萍認為小朋友容易接受資訊,但如果純文字或許讓小朋友興致索然,如果配合圖像,是吸引他們閱讀是其中一種方法。「另外還有就是講故事形式,在發佈會上我們做了一個分享故事,將故事演繹給小朋友聽。」未來有機會或製成短片及話劇形式,可在社區及學校作分享。「其實在過程中也接觸過一些小朋友,他們對昆蟲科學有興趣,對昆蟲的認識甚至比大人都多,他們就有興趣自己搜集資料。」

為了繪製甲蟲,方惠萍特意購買了甲蟲模型作參照。

昆蟲是生態系統的基石物種,失去它們,生態系統也會瓦解。方惠萍笑言並非要訓練小朋友成為昆蟲科學家,只是希望多一個途徑讓人認識澳門的獨有物種,多了解生態,當需要處理昆蟲可選擇保護生態的方法。「其實它們也是澳門的原居民,在澳門生活許多年,是我們的鄰居。」她分享選擇做兒童繪本,其實是希望加強教育,從小培養,許多時候小朋友都會把所見所聞分享給家長,藉此,她希望透過小朋友口中,傳達正確的信息,「教育大人好難,但教育小朋友反而容易入腦。」

Facebook:小萍_LittleShare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