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白日夢?好正常! 一個關於「分心」的故事

  • 邱敏儀
  • 受訪者提供

澳門插畫師袁志偉數年前參與創作的繪本《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無論在台灣還是在澳門,也引起一番討論。《亂世童話》的題材成人詭異,甚至有點殘酷,讀者較為成人向。而數年之後,袁志偉的風格一轉,創作出兒童向的《想什麼?》,並以「白日夢」為題材,一探孩童沒事幹時的內心世界。

靈感來自生活觀察

《想什麼?》是袁志偉創作的首本繪本故事,從事多年插畫工作的他,自言對插畫純熟,卻從未接觸過故事創作。「所以想挑戰自己,就從比較容易入手的繪本出發,花了半年時間才完成《想什麼?》。」

創作靈感來源自對現實生活的觀察,繪本《想什麼?》的誕生,正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分心。「其實分心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人也很容易分心,未嘗是壞事,但家長常常認為小朋友分心不好,我就取其元素,成為繪本的核心。」這也是袁志偉埋藏已久的童年回憶,他自言小時候也被父母因自己不專心而批評,當下十分自責,「小朋友的心靈其實好敏感,尤其是被親人責怪的時候,會想是否自己做不好,長大後回想過去,發現其實『分心』,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包括大人也會有『分心』的時候。」

袁志偉表示未來有意出第二本繪本,但當下仍在尋找靈感中。

《想什麼?》的故事以片段式呈現,講述主角小安與父母及爺爺奶奶共同生活,他們當下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同時在想另外一件事。每個片段都沒有特定結局,用留白的空間讓讀者自行想像。「例如母親在洗碗的同時,她正在想明日的晚餐。『分心』就像腦海同時有幾個聲音,但不要否定這些聲音,而是要去面對,懂得相處。」

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是畫面及故事的結合。袁志偉分享最初的構思並不簡約,他詢問過專門製作繪本的朋友,將原本故事告知對方,卻得到「太複雜、不適合」的回覆,最後建議他抓緊「分心」為核心元素創作。「這我才意識到,原來可以用一句話就能表達,在這之前我會覺得太簡單會無安全感。但後來發現,留白多些,聯想更多。」

澳門文創產業鏈未形成

受到繪本《想什麼?》啟發,澳門「Gugumelo藝術教育」機構根據繪本內容,度身訂造了一套木偶劇,將繪本中的故事演繹出來。「我以授權的方式和他們合作,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偶劇在澳門各大圖書館演出,每場一個小時,除了多一種宣傳方式外,也是知識產權的活用,「一個好的IP(知識產權),其實可以延伸好多東西,但澳門產業鏈未形成,還需要時間去煲。」

袁志偉表示,如果是文創產業成熟的城市,在創作者及輸出方中應該有一個角色作連結。他以台灣的文創產業為例,「台灣就有這個中間角色,連結藝術家與其他產業的合作,這個角色可能是文創公司或經理人,既能養活一群藝術家,也能使用他們的內容賺錢,達成雙贏的局面。」

Facebook : @chiwaiun.work      Instagram : chiwaiun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