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明愛屬下的泉仁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下稱「中心」),以綜合服務模式,為個人及家庭提供預防、支援及治療服務。2020年,他們與石頭公社合作,引入戲劇治療小組,為特殊情況的小朋友,提供援助。
與藝團合辦戲劇治療小組
2019年,中心與石頭公社初次合作,舉辦親子繪本工作坊,透過繪本故事讓親子互動,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識。因合作見效,中心主任黃珮琦希望服務可面向更多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於是與石頭公社商量,運用戲劇治療的元素,希望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達成共識後,中心正式在2020年舉辦戲劇治療小組。
「我們服務的對象有不同年齡的小朋友,這些小朋友大多來自單親家庭,受過或目睹過家暴行為,本來情緒自控、社交能力並不理想。我們希望透過治療,讓小朋友真正面對自己的經歷,希望他們的成長路比較順暢。」中心開啟戲劇治療的項目有兩個面向,一為運用戲劇元素吸引青少年參與活動,提高其表達和社交能力;二為面向經歷過家暴的人士,為他們成立戲劇治療小組。
讓小孩放下心結健康成長
就參與戲劇治療小組的對象,黃珮琦表示會先進行評估,再按照個人情況邀請進入小組,接受戲劇治療的服務。「許多個案都是來自我們的社工同事,透過接觸個案,掌握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及個人特質,就會邀請進入小組中。例如我們第一期舉辦的戲劇治療小組,服務對象主要是曾經遭受過家暴的小朋友,年齡介乎12至16歲,當小組組別有同樣經歷,在設定活動及分享感受時,彼此會有所共鳴。」
中心舉辦的戲劇治療小組已完成兩期,每期人數約六至八人,共八節,每節約1.5小時,不向對象收取任何費用,目前已有15位對象參與及完成療程。「每年招收對象不能太多,因為有治療元素在內,我們也處於嘗試階段,希望盡量找一些有共同經歷及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在運作起來會比較暢順。經過兩期,我們累積了一些經驗,也慢慢察覺參與其中小朋友的轉變。」
中心社工梁綺琪也參與在小組其中,她憶述觀察小組的過程中,看見小朋友在戲劇治療師的引導下,慢慢打開心扉,個性逐漸開朗起來。她分享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一名受過嚴重家暴的女孩,除了被打外還被鎖在衣櫃中,導致女孩一看見櫃子、箱子甚至搭電梯,都會表現
出恐懼的情緒。梁綺琪邀請該名女孩進入戲劇治療小組,透過戲劇治療師的引導及分享自身故事,慢慢正視過去的經歷。「在過程中,看到小朋友有所改變,如女孩從害怕搭電梯到不害怕,行為表現也較以往冷靜,甚至有同組小朋友提出建議,讓她隨身攜帶有安全感的物品陪伴自己,從個案看出,不僅是女孩能走出陰霾,其餘組員在過程中也多了表達自己。」
將開辦親子戲劇治療項目
因疫情關係,長時間保持在家或會誘發心理健康問題。「我們面對的大多數是情緒自控能力弱的家庭,特別疫情期間,長期在家中無形中容易產生摩擦和衝突。」黃珮琦表示將會規劃親子類別的戲劇治療工作坊,「與家長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小朋友每逢周六日就好想過來中心,家長也好奇為甚麼小朋友會有這樣一個轉變,起初他們以為只是普通排戲做話劇,但當我們解釋有加入治療元素時,家長也十分好奇。而且,孩子健康成長是漫長的過程,並非上完數節課就能達成目標,所以就希望規劃做一個親子戲劇治療小組,讓家長一同加入,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調節得更好,在家也能給予小朋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