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病人好走 醫護學生的生死課

  • 邱敏儀
  • 邱敏儀、受訪者提供

醫護是最常接觸死亡的職業,病人臨終前能否得到妥善的照顧、抉擇有否受到尊重,取決於醫療體系內的臨終護理是否周全。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由2013年開始為護理學生開設生死教育課程,為前線護理人員建立正向的生死觀念。

開辨課程 讓學員體驗死亡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首位負責生死教育課程的朱明霞教授表示:「我們做護理工作,不時接觸生死,我們也收到學員反饋,希望增加這門課程,再加上鏡湖醫院康寧中心於2000年已成立,我們就整合了生死教育課程,貫穿整個護理教育,希望透過系統式的課程,讓護士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涵,為未來成為臨床醫護人員做好準備。」

生死教育課程除了從哲學、倫理、社會等方面講授死亡的概念和相關議題外,還設置了大量小組討論和活動分享時間,包括最讓參與學員印象深刻的「死亡體驗」。課程導師黎想表示:「課程結束後會有一個大型『死亡體驗』,透過場地設置、聲音、燈光,營造出葬禮的感覺,然後宣佈此刻死亡。結束後,讓學生詳細分享每個人的感受及對生命的重新認
識。」

課程至今已開辦七年,朱明霞表示修讀課程的人數逐年增加,也在臨床上體現成效。「修讀該課程的學生,培養出來的護士,選擇康寧科的人數增多,院內的紓緩小組也有大部分修讀過這門課程,在臨床上是有一定成效。」

生死教育課堂進行死亡體驗,課程在於讓學生從自身思考和建立對生命和死亡的正確態度,從而延伸到對他人的死亡。

教育為引子 推動紓緩治療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於2016年訂下「生死教育十年規劃」,在多方面推動生死教育。教學方面,除了前面提及的護理學員生死教育課程,他們在今年8月舉辦的「全民生命末期質量照護培訓QELCA©」,是為澳門醫療人員而設的培訓,引入的是英國臨終關懷及照護的創新教育模式,加強澳門醫護有關方面的臨床實踐能力。英國專科護士及QELCA©培訓負責人譚瑰賢補充:「除了培訓,我們正在進行科研工作,目的都是希望能收集現況數據,為政府制訂各項醫療政策等提供參考依據。」

生死教育的十年規劃裡也提到學術研究計劃,在前、中、後期規劃向大學生、醫療人員、社區家庭等對象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不同層面的認知情況。

「生死教育是土壤,善終服務是種子,有土壤才能讓種子開花發芽。」朱明霞以一句話表達出「生死教育」和「善終服務」之間的關係,而兩者之間又涉及「紓緩治療」──即在患者病情惡化至晚期不可逆轉時,治療不再以「續命」為大前提,而是著重改善病人生活質素,在病人臨近離世時,提供紓緩痛楚的治療和照顧。黎想補充道:「現時團隊所做的普及教育,就是為了『紓緩治療』做一個奠基,有一定程度的公眾認知,才可以在醫療上推行紓緩治療。」

十年規劃的後期目標,就是深入探討「預設醫療指示」等研究。「預設醫療指示」簡單來說是一份有法律效力、陳述病人希望何時、怎樣和在甚麼情況下接受哪種形式的醫療干預的書面文件。只要是成年人、精神能自主及知情的病人也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清晰闡述當病人到生命末段不能自決時,在甚麼情況下可拒絕維生治療。

類似法例在歐美多國和新加坡等已有立法實施,2019年1月1日,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以法例保障病人權益和提升病人的醫療抉擇。目前澳門仍未有「預設醫療指示」機制,雖然每間醫院都有對維生治療作出指引,如心肺復甦術及人工輔助呼吸(呼吸機)的應用,但這些都不具法律效力,所以澳門在「預設醫療指示」的空間仍然空白。當問及是否想在澳門推動相關立法,她們表示現階段只是研究有關機制如在澳門推行會有何效果,並非推動立法,澳門談立法還言之尚早。

但朱明霞對生死教育在澳門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她認為澳門傳統文化濃厚、經濟發達,有足夠條件推廣生死教育,她特別提到以傳統習俗作切入點,因為傳統喪葬儀式、祭祖的節日都積累了豐富的「死亡教育」資源,能帶出相關議題。她還希望推動澳門設立生命體驗館,作為生死教育在社區推廣的基地,為澳門相關的教育找到突破口。

黎想(左)、朱明霞(中)、譚瑰賢(右)表示,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所做的生死教育,並不局限於校內,已多年與澳門政府部門、學校、社團機構合作在社區推廣。為澳門中小學師生、長者、義工、專業人員等不同人群,建立正確生命價值觀。

護士親自接受「死亡體驗」

林美欣於2016年畢業於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現時是醫院紓緩小組成員之一,主要照護外科、腫瘤科及紓緩科病人。

她在大三時選修生死教育課程,原因是她在大二的一次實習中接觸過死亡經驗。時過七年,她仍能將細節一一描述。「對方是一名老婆婆,當時已傷口腐爛,意識混亂,我們一群護士學生看著師姐們替她清洗傷口,我負責抓住她的手。那時候和婆婆對望,她雖然不能說話,但感受到她的眼神是希望我能幫助她。在那刻,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甚麼才能幫助她,也問自己,為甚麼她那麼痛苦?不久,這位婆婆就過世了。」

這是林美欣第一次在臨床上受到衝擊,面對死亡,她無助、恐懼,甚至一度捲入不解的漩渦。為了開解自己,走出困境,林美欣在大三時選修生死教育課程。而這個課程也讓林美欣重新思考生命價值的意義。「作為一名護士,除了護理技能外,我還想為患者和家屬多做一點。」

生死教育課程打開林美欣的接觸面,希望在護理病人的同時,也能對病人和家屬給予更多的關懷。

醫護人員最需要認識生死

林美欣分享生死教育課要認識瀕死症狀、宗教的殯儀服務,學習哀傷輔導,以及分享經歷和感受死亡體驗,從而領悟生命價值和關注到他死(他人的死亡)。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死亡體驗」環節,透過一場營造出來的葬禮,讓她思考自己在生命終結時的情景,再到後來體驗結束,仿如重生的一刻,如何看待生命。自此她不再忌諱談論死亡,並與家人分享所學知識,找到與家人傾談「死亡」的突破口。「現在我們家已經不再忌諱,更會輕鬆地談到重病後想選怎樣的治療,或者選擇怎樣的殯儀服務。」

林美欣希望在護理病人的同時,也能對病人和家屬給予更多關懷。最近一次準備換班時,有一位長期臥床的老爺爺,突然呼吸心跳停止,送進醫院立即搶救,最終搶救不成功。「當時十多名家屬在短時間內需要接受死亡事實,我看到他們的無助,就留下來陪伴他們一起度過最難熬的時間,也為他們講解一些殯儀和屍體處理等事項,讓他們感受到幫助。」

生死教育課程讓林美欣獲益良多,也會推薦後輩修讀。

由於醫護團隊每天都接觸生、老、病、死,林美欣認為醫護團隊是最需要認知生死的一群。「我們每日都會接觸死亡,然而澳門可能只有我們學校有這門選修課程,名額有限。如果沒有接觸過生死教育,還要一直面對死亡,紓緩不到自己的情緒,怎麼去幫助別人呢?」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