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者談死亡 身後事有得揀

  • 邱敏儀
  • 邱敏儀、受訪者提供

如果不是死於非命或危疾,最接近死亡的,通常就是長者。那澳門的長者,有沒有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雖然《澳門長者面對死亡焦慮的現狀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澳門長者對死亡的焦慮程度較低,但安老服務的社工觀察所得,要與長者談身後事,仍要下一番功夫;而同樣重要的,是安老服務同工,也要具備生死教育的知識和同理心,才能讓死亡不再成為禁忌。

安老服務中的生死教育

澳門聖安多尼堂頤老之家(下稱「頤老之家」)於2001年已開始安排生死教育活動。頤老之家執行主任李然崧指出,澳門當時對於長者的生死教育幾乎為零,於是他們聯合澳門明愛青洲老人中心及黑沙環耆康樂園,合辦名為「生命樂章」的生死教育系列活動。

李然崧表示,舉辦活動的首要目的,是要讓安老服務同工學習如何協助長者面對死亡問題,透過工作坊及講座的形式,讓同工加深對生死價值的認識,協助長者探討死亡的看法、了解身故後的安排,以便預早作出選擇,同時培養長者積極面對晚年的態度。

舉辦活動至今已有19年,李然崧直言情況有所改善,尤其是在協助紓緩長者情緒方面,但更多時候長者擔憂的是醫療資訊的缺乏。「譬如癌症需要化療,卻不清楚化療過程是怎樣,好坦白說,醫療層面我們未必能夠給予幫助。但是社區多了支援服務,能夠替長者解釋現時的社會資源,多多少少讓一些病患者得到援助和安心。」

頤老之家開辦藝術課程,以過程為目的的特色,帶給參與者生命的意義,開展一系列以心理、死亡教育及老友記說自己故事等主題的藝術活動或戲劇工作坊。

組織生命教育遊學團

李然崧談及最初舉辦生死教育活動時,有長者認為談論死亡不吉利,多少也有點抗拒。李然崧認為這領域中,鄰埠香港走得比較前,於是,她透過名人的經歷、電視劇集或新聞報導談起,以輕鬆的語調,帶出生死議題,從而引起長者的討論。過去也邀請香港講者為長者講解,並以幽默輕鬆的手法讓長者了解生死。「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講者說『你講又唔一定死,唔講又唔會唔死』,就是這麼輕鬆的話,讓長者慢慢接觸。」

過去,她曾三次組織「美善生命遊學團」前往香港,每次約15至20人參與。三日兩夜的行程包括參觀全亞洲最大型的生死教育博覽會「生前身後」、方舟生命館、推廣生死教育的社福機構,當中也帶領長者參與話劇,透過話劇形式,宣揚愛惜生命。長者得知遊學團的主題,也保持開闊視野的心態參與。「他們不知幾開心,覺得成世人都未見過這類型的東西。其實這個行程一來開闊眼界,二來讓他們知道,同輩們都不再忌諱聊死亡的話題。」

長者懼怕「痛苦地死去」

安老服務社工劉麗群在與長者接觸的過程中,觀察到長者對於死亡的焦慮,更多是恐懼「痛苦地死去」。她觀察到中心的情況是,65歲年齡層的長者對死亡焦慮比較低,70歲的最為焦慮,90歲以上的則對死亡十分淡然。「我曾經接觸過一位70歲的老婆婆,她感受到身體退化,經常抱怨。於是我們協助她製作生命故事冊,把對過去的遺憾、寫一封信給過去的自己。」她認為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任務,到了老年其實就是一個自我調節的狀態。「讓她自然面對及接受身體的變化,也能舒坦一些。」

參加過生死教育活動的長者,相比之前的確較為開放。李然崧在與長者傾談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對死亡的看法比之前豁達。「有些會說山墳、骨灰盅都準備好了,也有說選定位置喇,不然過多兩年又加價。甚至有些長者得知可以為自己、為家人及早準備,就算殯儀儀式也能自己選擇,最後一刻可以走得有尊嚴,就豁然開朗。」

雖然為長者開辦生死教育活動已有19年,但李然崧指出,生死教育的對象不應只有長者,更應全民普及。「如果只靠民間力量,不論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有限制。政策上應如何去做?資源培訓又應該如何分配?當中有沒有營造社會氛圍及民眾參與機會呢?澳門還有做得更好的空間。」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