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城詩路」的旅程: 舞出歷史城區的滄桑

  • 李倩如
  • 李倩如、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提供

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自此成為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一張名片。官方網站和宣傳單張中,有無窮無盡的世遺資訊,但細心閱讀下,卻流於千人一面。建築是文化的載體,應有多彩多姿的面向。而自2012年起,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舉辦的「遺城詩路」綜合藝術導覽活動,大概就起了讓建築與來訪者互動的作用。這個以世遺景點為中心,串聯起周圍的社區生活空間的藝術活動,每年也會有不同主題,讓觀眾在遊覽夜色下的歷史城區時,也能欣賞社區內的環境藝術。

以藝術連結歷史與社區發展

「遺城詩路」製作人劉楚華,是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的第一批成員,自2004年協會創立以來,便擔任歷史城區的導賞員。在過程中,劉楚華和其他文物大使發現,大眾和世遺似乎有段距離。「人們和世遺的認知是加深了,但關係和距離並無同步加深,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藝術活動,從比較感性、詩意和浪漫的角度,去勾起人的情感,拉近人和世遺的連結,從而讓他們思考社區和文物的關係。」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世界遺產之一,是「遺城詩路」路線的主要站點。

按照每屆活動的主題,「遺城詩路」會在導覽路線途經的地點,加入詩歌、音樂、舞蹈、裝置和戲劇等藝術表演,同時運用一些社區舊時的聲音、味道以及物件,讓觀眾以五感體驗世遺。以2017年舉辦的《遺城詩路·遊園鏡夢》為例,路線途經的爛鬼樓、關前正街、永福圍、快艇頭里及長樓斜巷,都曾經存在「賣豬仔」的歷史,其中一個參與劇團夢劇社,便以體驗劇場(immersive theater)為形式,把觀眾分成「豬仔團」和「富人團」,以戲中戲的方式感受歷史。「觀眾不會知道自己是哪一邊,就像當時被『賣豬仔』的人一樣,而這也回應了整個文本:『你未必知道命運將會如何』,也想人們思考:『澳門曾經有起有落、有高有低,現有發展並非必然』。」

創作中更深入了解社區

「其實除了觀眾,整個團隊的志願者和藝術家,在創作過程裡,都會對社區有更深入的了解。」劉楚華表示,除受邀藝團外,他們會招募多名志願者,協助藝團演出及擔任導賞員。志願者需接受半年的培訓,還需要在指定社區進行資料搜集和實地考察,與該區的街坊溝通,了解他們以前及現在的生活。「記得有一次是四圍導覽,是在六屋圍那邊,那區最多老人家居住,訪問時他們提到很多該區的衛生問題和環境問題,就像是他們家門口經常有電單車堵住無法出入,我們就去幫他們一起搬,要真正落手去做,才知道原來電單車真的很重,才能更了解那個社區的人正在面臨的問題。」

因為導覽形式所限,「遺城詩路」每屆演出只能接待200至400名觀眾,劉楚華表示:「單靠一次演出,很難可以達到這麼大的目的,覆蓋如此多內容。」因此,「遺城詩路」每屆也會邀請不同的藝團,並舉辦子活動,例如演前的歷史導覽團和詩歌展覽等,以求增加接觸觀眾的機會,而活動所收集的資料,例如錄取的水聲、挑水的擔挑、收集的香料等,便將用作文物大使入校宣講所用的道具。

「遺城詩路」系列活動至今已經舉辦四屆,劉楚華表示社會迴響不俗,志願者團隊也不斷壯大,更有不少觀眾和志願者在活動結束後,加入了文物大使的團隊,令她非常開心。「文物大使都需要薪火相傳,如果沒有新血的話,我們這班文物大使都要變文物了!」


劉楚華表示,藝術活動需時間沉澱,因此「遺城詩路」現在每三年舉辦一次。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