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會教?長大就會好?

關於過動症的三大迷思

  • 李倩如
  • 李倩如、互聯網

坐在椅子才幾分鐘就跑來跑去;作業題目才寫一道就神遊太空;嘴巴閉上三秒又想繼續講話等等,這些對孩子的描述,似乎十分常見。然而,你有否想過,孩子可能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你又是否知道,ADHD被醫學界普遍認為是一種慢性的生理疾病?我們邀請澳門兒童發展協會的特殊教育導師梁貴怡,為我們解答有關ADHD的種種疑惑。

ADHD有甚麼特徵?

ADHD大致可分為三種,分別是:

一、多動及衝動型:俗稱的「甩繩馬騮」,孩子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不停跑跑跳跳,而且缺乏危機意識;

二、專注力不集中型:孩子經常「遊魂」,外界一有聲音或刺激,專注馬上被轉;常常忘東忘西,學習成績通常不太好;由於不是人們對ADHD印象的「過動」,因此更難被發現;

三、以上兩種皆是型

網上的ADHD自測評估表,可讓家長初步檢測子女的問題,但梁貴怡強調,很多時候ADHD孩子會同時有其他特質,例如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或暴躁等,建議交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以免誤扣帽子。

你的孩子有ADHD嗎?(列表來源:香港教育局網站)

. 常常走動,難以安坐

. 注意力短暫,容易分心

. 自制力弱,容易衝動

. 在活動時不能安靜地輪候

. 經常不能依從指示完成工作

. 經常打斷別人的說話

梁貴怡會自己手作一些小道具,幫助小朋友理解一些社會場合下應有的規矩。

聽說ADHD長大後會自動消失?

不少人認為ADHD孩子隨年紀增長,問題便會自然改善。然而,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雖有部分ADHD孩子隨年紀增長,症狀會得到改善,但有50%的ADHD孩子在長大後仍存在部分症狀,行為偏差比例較高。如ADHD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適切的照顧和訓練,將可能出現社交障礙、行為衝動、無法專注、情緒控制問題,容易導致學習或工作表現不理想、易受同儕排擠、缺乏自信及難以適應社會等不良影響。

梁貴怡補充指,治療ADHD雖無具體的年齡界限,但愈早進行訓練及治療,行為便愈容易得到改善,而且,在早期便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亦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對ADHD孩子的未來有深遠影響。

在澳門,為兒童申請發展評估的流程為?

先到 衛生中心 或 教青局的心理特殊教育中心 進行初步評估 → 轉介到 兒童綜合評估中心 進行醫療評估 → 評估為有發展障礙 → 安排
藥物治療 或 行為治療 以及建議轉學到融合學校

有ADHD的孩子只是欠管教?

好動愛玩、調皮搗蛋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但ADHD實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卻容易因為被人們先入為主的觀念誤導,讓小孩失去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機會。雖然目前醫學界對造成ADHD的成因未有定論,但大部分的研究認為,ADHD可能是大腦的細微功能欠佳所導致的結果,特別是大腦前額葉的部分功能異常,因此造成孩子有不專心、衝動、坐不住、記憶力差、情緒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劃能力不佳等症狀,父母的教養、孩子生活的環境及心理因素,並非造成孩子有ADHD的主因。

ADHD的左前額葉通常與非ADHD患者顯著不同。其中「衝動」在認知上的表現為缺乏自我抑制能力,這可能是ADHD患者腦海中出現許多念頭,因而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原因之一。(圖:CC BY-SA 3.0及Manu5@CC BY-SA 4.0)

ADHD藥物會傷腦?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少家長對孩子用藥持保守態度,擔心ADHD藥物會影響小孩的腦部發展。對此,梁貴怡解釋指,並不是所有ADHD小孩都需要用藥,但對情況嚴重的小孩來說,光是行為治療和輔助的效果並不足夠,「嚴重的小孩是需要藥物幫助,才能夠冷靜和專注到」,她亦強調必須遵照醫生處方的劑量服藥,千萬不能過度依賴或濫用藥物。

另外,梁貴怡建議,在日常照料中,家長亦需妥善安排學習及休息時間,張弛有度;為孩子制定簡單明確的指令和規矩,並注意家中照料者態度需要一致,避免孩子無所適從;最重要的是,時刻謹記孩子的「頑皮」並非有意為之,一昧的斥責甚至打罵,無法矯正他們的行為,甚至會變本加厲,給予孩子正面的指令和鼓勵,孩子行為才能慢慢得到改善。

梁貴怡是澳門兒童發展協會的特殊教育導師,擁有發展性心理學及特殊教育的學術背景,現在主要負責學習和行為方面的訓練,亦會進行情緒輔導。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