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pagenavi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聲音、舞蹈的治療作用 - NG Plus 新生代

聲音、舞蹈的治療作用

  • 新生代編輯組
  • 互聯網

另類治療五花八門,其中近年十分流行且有一定臨床實驗和根據的,就包括以下與聲音和身體動作有關的治療。

頌缽音療

頌缽音療是透過聲音共振達到療癒及淨化負面磁場與情緒層面,震動的頻率較深保持震動的時間較長,以特定的手法敲擊頌缽,使之發出和諧共鳴的聲音,從而輕鬆處理生理和心理的問題。頌缽的療效可分為身體及心靈兩方面,前者可改善心律不正、消化不良、頭痛、腰痛、背痛等情況,對加速療愈及助產安胎亦見功效;在精神健康方面,它有助紓緩失眠、焦慮、抑鬱、心緒不寧的徵狀,從而提高自信心、工作效率及學習能力。

根據2017年美國的醫學期刊《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ecine》指出,聲音治療對舒緩緊張、焦慮、心緒不寧的症狀,甚至可能對心臟問題有療效,特別在年齡段40至59歲之間成效彰顯。研究續指聲音治療原因未明,但已經提出了各種理論。當中包括「雙耳節拍」效應,是一種特殊的聲音刺激,當兩隻耳朵同時分別接收到頻率不同的聲音時,由於腦幹聽性反應(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兩種聲波在大腦內得到整合,就會在腦內產生10赫茲的頻率差,我們把它稱為「第三音」,可用於輔助冥想、放鬆、增強創造力、改善睡眠等。此外,聲波對人體的生物場或能量場產生效用可能是一個因素。綜上所述,這些理論證明聲音治療對產生相關的生理及心理變化有潛在影響。目前,澳門意舞空間、欣悅展能藝術工作室等團體定期舉辦治療工作坊,也有不少美容院引入頌缽音療的項目,頌缽音療漸漸在澳門流行起來。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音療協會及《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ecine》)

舞蹈及動作治療

舞蹈治療(又稱動作治療),是透過身體動作達到治療效果。舞蹈治療起源於四十年代,美國舞者瑪莉安·雀絲(Marian Chace)為幫助戰後的退役軍人走出創傷,提倡用即興的動作表達來自我呈現,以達到抒發情感的目的。透過舞蹈治療,雀絲成功讓因長期住院形成社交隔離的退伍軍人願意重新與別人接觸。

一般來說,治療師會依照患者的肢體能力進行分級,為程度不一、病情不同的患者設計合適的舞蹈,借助舞蹈幫助病患達到治療及復健的效果。研究調查顯示,舞蹈治療能讓患者增加肢體活動,增進手眼協調及全身肢體協調,促進感覺統合,加強自我概念及身體形象,強化心肺功能,宣洩表達情緒及增加人際互動和社交能力。目前,澳門雖有本地藝團「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定期舉辦治療工作坊,但舞蹈治療在澳門仍屬小眾。

瑪莉安‧雀絲認為舞蹈能有效紓緩退役軍人的戰爭創傷。(圖源:美國舞蹈治療協會ADTA)

(資料來源:美國舞蹈治療協會、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