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急速發展,老行業、舊社區靜悄悄地消失於推土機下,退出時代舞台。有人不忍城市無根,舉辦本地導賞團,帶領參加者走遍大街小巷,認識澳門的本土故事,而身為澳門城市規劃師的林翊捷,曾策劃並帶領過大大小小的導賞團,有些回顧社區歷史,有些思考現況議題,他表示:「無論哪種也好,我也想帶出:『我們今天走著的街區,並不只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小巷那麼簡單。』」
由新橋找出歷史脈絡
由於工作關係,林翊捷經常接觸澳門的歷史文獻、照片和地圖,常以規劃、建築、運輸、軍事等技術角度探討澳門過去的發展。自2011年起,他開始受不同單位邀請,策劃與澳門社區歷史及發展相關的導賞團。
做社區歷史導賞,需從社區冗長的身世裡挑選出明確的主題,並策劃一條緊扣主題的路線。以林翊捷在今年為傳新澳門協會策劃的《渡船過新橋》為例,他所抓住的核心便是「新橋」這個名字的由來。昔日該區內原有一條名為蓮溪的小河流貫穿其中,居民依靠蓮溪兩旁生活,而新橋則指區內一道新建的橋樑,雖然後來新橋被拆卸,但區內居民仍然沿用作附近一帶的地名。
「就是這條溪流和這條新橋產生了新橋村這個社區,這牽扯到聚落形成的原理,它是在一個交通要道上形成了一個村落。」因此,他安排導賞路線沿著新橋的發展軌跡展開,由清朝初年的故事開始舖開,從沙梨頭土地廟出發往新橋方向前進,途經工羨行會館、泥水工會及蓮溪廟,講述蓮溪的出現和消失、舊橋和新橋的位置以及新橋村聚落空間的形成。
庶民生活補完大歷史
除了聯繫古代歷史的社區導賞,也有些導賞和現代生活有關,當參與者便是那個時代的親歷者時,更能引發有趣的討論。就像林翊捷今年為紀錄劇場《離下班還早──車衣記》所策劃的配套導賞,它以澳門的紡織業興衰為題,以曾為繁榮工廠區的提督馬路為主軸,由水上街市向市政狗房方向出發,穿梭提督馬路的大小街道,途經各個工業的遺跡,講述機械業、木業、運輸業和造船業與紡織業的關係,以此建構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紡織業起飛的故事脈絡。
導賞的其中一個站點為市政狗房對面的麗都戲院遺址,那是當時製衣工人的生活娛樂,「當時看電影是一種高消費活動,所以從中可以看到工人其實是賺到錢的。」來到昔日戲院的位置,也觸發一些參加者的回憶,並分享他們的真實經歷。「有些參加者提到以前有些非法入境者在工廠裡做車衣工人,他們為了看戲,寧願冒著被警察拘捕的危險都一定要去,又提及有身份證的本地工人如何掩護他們看戲和回家,這些是我從資料搜集裡找不到的生活化細節,和參加者討論是補充了主題,而且和主題產生連結。」
參加者趨年輕化
自開始帶社區導賞至今已有九年,林翊捷觀察到近幾年愈來愈多年輕人有興趣參加這類關注本土文化的活動,有些甚至是九十後,認為本土意識的提高一來因為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二來因為本土歷史教育的增加。「這是建構身份認同的過程。以前澳門人對『澳門』這個身份沒甚麼自豪感,覺得就是小漁村,但其實我們在三十年代時已有電梯酒店;從大中國的角度看,澳門在明朝中葉已參與了白銀貿易;今天我們說的基督教是由澳門傳入中國,第一本中文聖經也是在澳門翻譯的,更不要說後來孫中山在澳門行過醫了,這些故事以前澳門人不太能接觸到,但現在的教育裡較多提及。」
林翊捷認為,透過了解澳門的過去,能讓人們建立對澳門的地方認同和文化自豪,有利於整個城市的發展,對文化保護甚至旅遊業發展也有好處。「當我們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產業、建構自己的文化時,如何沒有一個理解和論述,其實是很難。澳門經常有文創產業,來來去去就是將大三巴印到杯子上、印在T恤上,澳門人可能會覺得『又這些?搞了幾十年啦!』,為甚麼搞了幾十年還要繼續搞?因為找不出新的故事、找不出新的認同。如果你知道澳門背後其實還有很多故事,那想像就不止於大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