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pagenavi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在澳門見證希望 - NG Plus 新生代

在澳門見證希望

訪新銳設計師歐俊軒

  • 邱敏儀
  • 歐陽德浩

2017年12月澳門設計界迎來喜訊,本澳年輕設計師歐俊軒榮獲「2018東京TDC設計大獎」,成為本澳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設計師。東京TDC獎是全球學術界及商業應用設計界極具風向標意義的獎項,幾乎是每一個平面設計師都視為奮鬥目標的殿堂級大獎,用歐俊軒的話來形容就是「設計界中的奧斯卡」。

獲獎後的他一夜成名,甚至被冠上「天才設計師」的頭銜。然而,歐俊軒拒稱自己為天才,謙遜地認為更多的是「幸運」。這位90後的澳門年輕設計師,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用設計描繪出自己的夢想?

設計闖出名堂

「做一個好嘅設計師唔係要去外地做,而係睇心態,既然係睇心態,咁喺邊到做嘢都係一樣。」

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下稱東京TDC),至今已有數十載歷史。東京TDC設計大獎每年都吸引世界頂尖的平面設計師參與,從數千份的參賽作品中,從中選拔出頂尖之作。一直將該獎項視為目標的歐俊軒,從未想過會得獎,甚至得知獲獎消息的瞬間,也抱著不敢置信的心情。

「其實開頭我攞咗呢個獎唔係咁開 心。」本以為沉醉在獲獎的歡喜是最尋常不過,正當人人道賀之時,歐俊軒卻說東京TDC大獎給予他驚喜之餘,沉澱後剩下來的,卻是擔心、緊張及害怕。

「好多人會睇住我而家會做緊啲咩嘢,以後會做啲咩嘢。」獲獎後受到關注無可厚非,這也是他擔心的原因,獎項來得突然,受到多方的稱讚及肯定,仿佛一下子進入了無法想象的高度。談到被冠上「天才設計師」的頭銜,他回應:「而家外界有好多唔同嘅字眼形容我,其實我係驚嘅,就算呢個設計好,但唔會係最終。我設計條路係一條線咁長,我唔會只做一個月就完㗎嘛。」

被冠上「天才」二字,仿佛抹殺了多個日與夜的奮鬥。他將自己長達多年的設計之路娓娓道來,筆者才知道這位「天才」,也是用汗水一步一步歷練出來。

為設計走千里

成為設計師的目標,是歐俊軒行動的導航燈。決定走上設計之路的他,從中學時期開始進入設計的世界,為更深入學習而遊走各地。

歐俊軒憶述真正與設計打起交道是在中學的時候,當時成績欠佳,但剛好有一個藝術設計的職中課程可供修讀。因為有很多頂尖的設計師及藝術家向他教授何謂「設計」,讓他因此認識設計並非揮動畫筆作畫。

從這個時候開始,便勾起了歐俊軒對設計的興趣,他利用每一個暑假,去藝博館、澳門設計公司實習,也用了中學一個暑假的時間,報讀了理工學院的設計暑期課程。當時有學長及學姐帶領做設計、有上課、有活動,與正式的大學生活無任何分別。透過一個暑期課程的體驗,他感嘆:「原來自己無揀錯呢條路。」之後,順理成章入讀了理工學院的設計系。

大多數人的大學校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除學業外還有社團、談戀愛、旅遊等,總有太多時間供個人分配。然而,歐俊軒的校園生活,其精彩之處卻在於成長。「職中三年、大學四年,我用咗七年時間,身邊同學去旅行、去參加課外活動,我就每一年嘅暑假去設計公司學習,去睇下嗰社會係點。」

他毫不保留地分享每一個暑假實習時的所見所聞。歐俊軒記得大二的某個夜晚,見到一個在北京長達四個月的實習機會,心血來潮便郵寄自己的設計作品出去,第二日就收到回覆對方邀請他前往北京。去到北京後,他感嘆當地是做當代藝術,與澳門環境非常不同。「間實習公司做好多唔同嘅展覽,好似岳敏君呀,同埋好多當代嘅藝術家,我主要係幫手做展覽嘅設計。」

要進步,就要不停地交流學習,吸收別人可取之處。在北京實習值得一說的事,是他每天看著一疊攤放的海報。這疊海報可是大有來頭,「呢疊海報,就係平時設計書上睇到嘅,全部都係世界各地最頂尖嘅設計,喺晒呢疊海報到。我想換background就徒手黐上去,之前布置過一位藝術家嘅展覽,要戴晒手套先可以拎海報㗎。我每日就喺到揭呢疊海報,睇佢哋嘅諗法、睇應該點做,當時有成百幾張,我真係日日睇。」

歐俊軒坦言獲獎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日後要保持高水平的設計才是最重要。

讓他深刻體會到設計的「專業」,是在大三時,去了被譽為設計之都的深圳實習。「喺『華·美術館』實習時做咗兩個展覽,跟嘅前輩對我講『我咩都唔理㗎啦,你自己試啦』美術館好似藝博館咁大,布置、設計全部都要自己諗。」
他回憶過往在藝博館實習時,只需要負責一部分,而現在則是一首包辦整個美術館的設計及布置,「真係未試過,嗰次之後先慢慢知道設計未必單純靚唔靚,係有邏輯性、系統性去做成件事。就係加入呢啲元素,設計先會變得專業。」

走上設計的這條道路,視野要不斷擴寬。就算輾轉在國內的設計大都市,歐俊軒也不曾滿足,他一直希望能夠到歐美地區,一睹當地的頂尖設計。畢業後工作三年半,他存足錢去美國紐約,與當地的設計老師及學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工作不過三年多的他,竟成為他人口中的傳統設計師。

「喺佢哋眼中覺得我哋好傳統。」他發現也許是資訊發達的關係,原來對外國的設計師而言,平面設計、繪畫已成傳統,他們不再需要平面印刷品。對此觀點,他並不認同,他認為設計無分傳統與否,「其實係地域需求問題,喺澳門需求要平面booklet、海報,只不過喺美國,就換咗個載體去做呢件事。」

設計師的生存之道

對於設計師而言,溝通是最好的突破口。歐俊軒說每一次的交流都能讓他想法增生,設計亦如是,並非只能從書中找黃金屋,在日常與他人交談,也會碰撞到更多新奇的創意。

他稱很多人對設計師的刻板印象都是「爆肝」、遇到很多麻煩的客戶,但他直言要做一個好的設計,離不開好的心態。他慶幸遇到的客戶十分信任他,反而壓力是自己給自己。「佢哋覺得已經好好啦,反而係我會不斷諗邊到可以改善、邊到可以更好。正因為佢哋信我,我先想做得更好。」

令到客戶如此信任他的秘訣是事前溝通,歐俊軒分享每一次都會做大量資料搜集,經過縝密的資料分析後才去創作。很多時候客戶看過後都直接拍板,反而是他還要修改,力求至善至美。在他眼中,沒有好與壞的客戶,只有不會與人溝通的設計師。也許是這種樂於溝通、交換想法的心態,讓他的設計征途,一路有所收穫。

他憶述在理工學院求學期間,常常通宵做設計。他所指的通宵做設計,並非校內佈置的功課,而是自己感興趣的設計項目。

跨十載的傳承

斬獲東京TDC大獎,讓歐俊軒聲名大噪,除被肯定外,另有更深的一重意義。澳門曾獲該獎項的得獎者,除今年的歐俊軒外,另一位則是在2008年獲得。而這位得獎者,正正是歐俊軒的恩師——周小良。

職中時期,原來早在歐俊軒在藝博館實習時,他已與東京TDC結緣,仿佛冥冥之中已註定。他憶述在藝博館實習時認識了澳門設計師周小良,「我從嗰時開始就認識咗周小良,認識咗MO DESIGN,從中學到大學期間,喺呢間設計公司做兼職,跟佢做設計。」

在2011年,MO DESIGN受東京TDC邀請,擔任「東京TDC設計大獎」整體視覺形象總策劃及設計,「當時我都有參與呢個設計,佢哋個個都好驚訝聽到要做TDC嘅形象設計,全世界都望住你做啲咩。我喺嗰陣就訂立呢個目標,好想入圍。」歐俊軒解釋只需要入圍,就會在每年出版的TDC刊物中,刊載入圍作品。這本刊物是向世界發行,極具指標性意義。他笑言若自己的作品能刊登一小格篇幅,也十分滿足。

歐俊軒獲獎作品將會刊登在此刊物上,發行全球。

如今榮獲大獎,二人都十分高興。中國十幾億人口當中,歷年來獲獎總人數僅七人,而澳門佔據兩個名額,歐俊軒笑言這個比賽獲獎的作品大多來自歐美,來自一些設計實力很強的國家及地區,「我並非自豪我嘅作品好好,但至少可以話畀人聽,我哋澳門人嘅設計係可以走到出嚟。」

在澳門看見希望

很多人認為在澳門這個小城搞創作,毫無發圍,歐俊軒並不苟同,相反,他認為澳門是一處大有作為的地方。

理工學院畢業那年,他收到在德國工作的華人設計師邀請,讓他去德國工作。他深思熟慮後,拒絕了offer,毅然選擇留在澳門。問及為何會拒絕這個絕佳機會,他堅決地回應:「因為喺澳門見到希望。」

這個希望,是指有進步的空間。談起澳門的設計時,他語氣謙卑平緩,但可以感受到自信及底氣,他指出澳門的設計,仍在傳統的框架中,如何用新思維打破常規,就是他看見的希望。

「如果每一個人都離開呢個地方,咁呢個地方,重會唔會有所改變呢?」

希望未來與社會機構合作,讓設計感染年輕人。

問及接下來的計劃,歐俊軒表示或許會以分享講座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歷程,希望自己做的設計能夠感染市民。別人眼中的澳門是富麗堂皇的賭城,但在歐俊軒眼中,澳門是充滿希望的城市。正因為澳門的未成熟,他能做的「改變」就更多。

世上哪有那麼多一夜成名,歐俊軒有今日的成績都是厚積薄發,而非一蹴而就。「做設計師唔係呢一刻做得好有用,係要長遠。30年都做得好,先係成功,我而家先係啱啱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