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冰,是霧,形態千變萬化,包容性極強,而這正是澳門無伴奏合唱組合Water Singers的音樂定位。Water Singers是現時少有的全女聲無伴奏合唱組合,於2014年成立,由團長雷諾文(Bobo)、音樂總監林詩涵(詩涵)、團員李倩焮(阿銀)及楊斯佳(阿瓜)組成。2019年,是Water Singers成團的第五年,五年來,她們從堅持不用麥克風的原音樂無伴奏(acoustic)、到在作品中加入音響特技;從單純「站著唱」、到結合劇場「演著唱」,隨著她們形如流水的前行,讓我們一起遊歷Water Singers五年以來的音樂之旅。
突破界限 結合劇場 以人聲呈現宇宙
想到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也被譯作阿卡貝拉),我們可能會想到在教堂裡,手捧樂譜,身穿禮袍,站在台上,用美聲唱腔吟唱讚美詩的唱詩班;也有可能想到數年前風靡一時的美國音樂喜劇電影《Pitch Perfect》,樂團成員載歌載舞,演唱一首又一首的樂曲。然而,Water Singers的表演走得更前衛,在她們的作品《音感》和《音感2.0》中,她們同時是演員、也是歌手,但又與傳統音樂劇不盡相同:沒有台詞,沒有歌詞,只有歌聲、動作、表情,但卻撐起了故事的起承轉合。
事實上,這與Water Singers最初的音樂呈現方式並不相同,「我們最開始是連麥克風都不用,是最天然的、acoustic的a cappella。」然而,令Water Singers打破堅持的契機,是由於受到音樂劇場的啟發。
2015及2016年,Water Singers參與澳門藝術節作品《亂世童話》和《異色童話》,初嘗音樂劇場的滋味;之後,她們看到香港首個無伴奏合唱劇團「一舖清唱」的演出,更令她們為之震撼,躍躍一試。「原來現在人聲結合音響科技是可以玩到『咁癲』,台上的人雖然是唱歌,但出到來的效果是可以『爛聲』,人類的聲音是可以做到像整個宇宙一樣的感官震撼。」
添加劇場美學和音響特效,為Water Singers解鎖嶄新的呈現手法,使她們的音樂有如流水一般衝破界限,張力無限放大。成團五年,Water Singers有機會和不同樂團合作,甚至跨界演出,幾年的經驗滴水成河,並傾瀉於她們的自創作品——《音感》和《音感2.0》當中。
在漆黑中演出 用聽覺與想像欣賞聲音
《音感》創作於2016年,是Water Singers成團以來首個自創的音樂作品,並於次年升級改良成《音感2.0》。兩個版本均強行關閉觀眾的視覺,把觀眾引領至黑暗的表演空間,使之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聽覺和想像的延伸中,而Water Singers四位成員則分佈於場地四角,演繹各種聲音效果,用聲音構圖,以聲音主導劇場,這兩個作品的大膽嘗試,得到一眾聽眾和行內人士的好評和讚揚,並獲得 Vocal Asia Festival (台灣) —— 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評審特別獎」,獲邀到台南和日本等地演出。
作品沒有歌詞,僅以人聲及聲音特效構建畫面,脫去了語言框架,觀眾可以自由想像不同故事。擔任音樂總監的詩涵表示:「在這時長40分鐘的音樂旅程裡面,你好像沒有東西可以捉到、可以留住,雖然你聽到的是我們的音樂,但你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故事。」她們形容,這兩個作品就如抽象畫一般,有足夠的空間讓觀眾發揮想像,由觀眾自己為音樂謎底揭盅。
以抽象畫為靈感 創作曾遇意見不合
《音感》是四位成員以同一關鍵詞出發,各自譜寫一段樂段,並把四人獨自創作的樂章結合而成的作品。創作過《音感》後,大家曾天真以為創作是件非常輕鬆的事,沒想到在創作《音感2.0》時,卻遇到團員關係最緊張、成團以來討論得最熱烈的時候,詩涵笑言:「真的是要嗌交一樣。」
由於大家對第一版作品的想像不盡相同,在對作品進行更改時,幾乎每次討論都要爭論一番,但她們未曾想過「拆伙」。阿瓜和詩涵認為,正正因為對藝術的執著,才會有如此熱烈的討論,「大家知道就算『衰極都可能有5、60分』,但大家一致都想做那個90分,真的好難得,無論條路幾難行,吵得多厲害, 我們都是想拿90分。」
正所謂「旁觀者清」,為求解決意見不合,Water Singers最後邀請香港無伴奏劇團「一舖清唱」的駐團藝術家劉兆康為她們進行指導,擔任團體的「第五成員」,給予專業且客觀的意見。回想這次創作雖然一波三折,但四人都表示非常值得,並很感動終於有一個真正屬於四人、且每個部分都是大家一起共同完成的「自家製作品」。
藝術反映現實 譜寫無限可能
很多藝術家說過,作品要打動別人,就必須先感動自己,Water Singers亦一樣。於她們而言,《音感》和《音感2.0》更讓她們真實感悟到「藝術就是現實,藝術就是人生」。2017年暑假正是《音感2.0》的演出時間,也正是颱風「天鴿」吹襲澳門的時候。當時澳門滿目瘡痍,大樹倒塌,到處漆黑一片,她們表示:「當時和我們其中一個章節想要呈現的場景很像,『天鴿』當天早上十點左右,當時還沒有掛八號風球,我們才剛剛把前幾日香港演出《音感》的片段發在網上,當時就有種藝術反映現實的感覺,那種好難形容、好複雜的心情。」
成團五年,《音感》和《音感2.0》的成功,為Water Singers奠定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她們並不會把自己局限於同一種的風格,以後亦會繼續嘗試結合不同類型的音樂,並打算和一些「你想像不到他們會唱歌的朋友」一起「Jam歌」,亦希望可借由下一個劇場作品,發掘澳門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當談到未來的音樂定位時,四位團員齊聲道:「水!水!水!水!水!」正如流水一樣,沒有固定風格,且包容性強,能屈能伸,不拒絕任何可能性。對Water Singers而言,水必不可少,音樂亦不可或缺,而水流經之地,必有佳音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