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公社上月於澳門城市藝穗節推出《Todos Fest! 》,以「節中節」的形式,連同本地和香港資深舞蹈家、義工、長者及身心障礙人士,為本地觀眾帶來一連串的演出、討論會、深度研習坊和工作坊。除了透過舞台道出一眾身心障礙人士和長者的人生故事,亦重新詮釋參加者的身體表達。
為特殊演員四年創三劇
繼2018年的身心障礙演員劇場《世界和我怎麼樣》和2019年的《未境作業》後,石頭公社與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再度合作,共同推出《末世未境》。《末世未境》由石頭公社團長莫倩婷親自執導,帶領本地身心障礙人士,透過語言、舞蹈、音樂、圖像、影像等方式,演繹自身經歷,及對事情的體會和慾望。
石頭公社與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的合作轉眼已有四年,從最初上課,到慢慢變成劇團形式,團內組成人員約12人。他們利用工餘時間,每周進行團訓,至今已創作出三個特殊表演劇場。這四年間,莫倩婷表示特殊演員的進步有目共睹。「他們作為表演者比之前更加成熟,除表演技巧之外,自信心提升許多。」
「在四年前,參與戲劇創作對於特殊演員而言,是完全新穎的。」莫倩婷表示他們的日常生活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最初戲劇課堂一小時上一堂課,會感到疲倦及不習慣,但慢慢能夠上兩至三小時的課堂,甚至後來發展成連續兩星期,每日六小時密集式地排戲。「慢慢看到他們變得有意願,積極參與。這些都是他們利用工餘時間過來排練,他們大多從事清潔、搬運等體力勞動工作,只有少數是服務性。工時長,但都願意放工過來。」
透過戲劇重建自信
舞台表演藝術是一種轉化式的藝術,不論是觀眾還是創作者,參與戲劇當中的人必定經歷一個轉化過程。她觀察到特殊演員由最初表達意欲不高或溝通不流暢,但透過與他們相處、在舞台上得到認同以及創作時得到話語權,可看到他們往好的方向改變。
其中一位演員的變化讓莫倩婷印象最為深刻,她憶述最初接觸這位演員時,他說話結巴,行動卡頓,原以為對方是身體機能障礙,經過排第一套戲後,發現他說話變得流利,身體機能並無退化,只是當時自信心不足,導致與人交往出現問題。「換言之,在社會或生活環境當中,長期被打壓、缺乏自信、自我認同低下,原來是對一個人有這麼大的影響,這些甚至都反映在身體上、與人的交流上。」戲劇是擁有讓參與者發聲的功能,透過戲劇,她看到他們身上的成長。莫倩婷的創作並非安排演員照劇本唸台詞,而是一起探索、共同創作。「主題是他們想表達,他們的世界觀、喜好,對我來說沒有對或錯,我考慮的只是如何串聯,如何在觀眾面前產生共鳴,讓觀眾感興趣。」
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莫倩婷表示引導他們表達需要花不少時間,「特殊人士在生活中,常是被安排的角色,他們大多是住院社,少有自己的話語權及選擇權。」經過漫長的接觸與交流,莫倩婷觀察到他們在淺層的討論上愛恨分明,例如明星、食物,但在深層的討論上,如對社會事件看法,非他們慣常能夠表達的想法,但不代表他們不感興趣,「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生活環境當中習慣了『無關係吧,他們不用了解這麼多,了解也不知道』。」
建立與社會溝通橋樑
莫倩婷發掘他們的特長及特質,讓他們在舞台上自我表達,提高自我認同。有不少人認為特殊人士的表演劇場,等同公益慈善式的演出,莫倩婷希望將這個標籤抹去,單純作為一個普通藝術的演出,與其他藝術的價值無異。
當問及對《末世未境》的期待值,她希望觀眾看完《末世未境》後,能夠帶著一顆寬廣的心,認識特殊人士並非和常人有異。而當中提及「寬廣的心」並非單純指代對特殊演員的寬容或忍耐,她接續解釋特殊演員的身體是被邊緣化的身體,而審美觀有一定政治因素,「作為藝術從業員、藝術家也好,和許多當代藝術一樣,多年來都在叩問『審美觀』到底是甚麼?應如何看待舞台的美?是否有一個特定標準及型態才能稱之為美?是不是被大眾認為的美才是真的美呢?是否能有更多的審美型態?『寬廣的心』指的就是這裡。」
最後,在長期與特殊社群相關劇作下,她觀察到大眾對弱勢社群的看法未算得上有很大變化。「我只會覺得,改變看法不是一年、兩年就有變化,變化是逐少累積,而藝術只是與社會溝通的一座橋樑。」莫倩婷的一席話,正如《末世未境》的場刊內容中寫下:「以藝術作為他們與社會溝通的橋樑,讓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瞭解他們真正的慾望與尋求,同時讓他們繪製出一幅屬於他們的、跨越語言、文化及大眾標籤、自身障礙的世界觀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