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場的「流行文化的時空旅行」系列講座於上月圓滿結束,最後一場講座名為「霑叔一聲笑:黃霑鮮為人知的一面與港式流行文化的精髓」。本刊邀請了香港的流行文化學者、前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吳俊雄名譽副教授,作為黃霑曾經的導師,以及流行文化研究者,為今次主題作出詳盡分享。
黃霑並不是鬼才
黃霑的成長過程經歷了逃難、制水、木屋大火、殖民管治、下流社會,圖為年青時的黃霑。 黃霑在專欄曾透露「從1951年就拿着口琴,跟着梁日昭老師,一跟跟了十年」。
在講座的開始,吳俊雄解釋了自己與黃霑奇妙的緣份。他先從螢幕上認識到黃霑,後來1997年在香港大學成為了師生關係,在黃霑過世後研究他書房裡的遺物。吳俊雄提及當時在黃霑的遺孀邀請下走進書房,看到書櫃放滿了自己建議閱讀的書籍而飽受感動。因黃霑曾對他表達不解︰「點解啲人連咁簡單嘅嘢都要寫咁多,Dr.Ng係咪搵笨㗎?」即使踏進人生暮年,黃霑依然保持著勤奮好學的心。
原來黃霑早於1977年已被報紙稱作鬼才,但是吳俊雄認為黃霑並非鬼才,而是個「會搏命的人」。縱觀黃霑的一生,從未少於三份工作在手。也許鮮為人知,填詞人、司儀、作家只是黃霑的副職,其實他的正職是廣告。他更批評自己所填的歌詞狗屁不通,例如歌曲〈問我〉導人「不必計較清楚」,下一句卻是「但求數清楚」,前後的邏輯充滿矛盾。然而廣東歌的創作流程是先作曲後填詞,填詞人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歌詞,並非簡單的任務。因此黃霑生前自言︰「千幾首歌入面,得百幾首歌係得,百幾首歌入面得10首係好得!」
時世造就一代匠人
黃霑原名黃湛森,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廣州,後來因國共內戰全家逃難至香港,成長過程中見證了香港多個歷史大事。當時黃霑住在深水埗,曾經目睹1953年石硤尾火災燒至他的家旁,也看著石硤尾屋邨在剎那間建成。之後1956年「雙十暴動」,瑞士駐港領事館副領事及其夫人成為暴徒襲擊目標,黃霑碰巧目擊到整個事發過程。也許小時候經歷了災難場面,令他對人生早有感悟,種下了心繫香港的第一條根。吳俊雄表示︰「〈獅子山下〉唔係突然爆出嚟,係黃霑寫返佢自己嘅心聲。」
觀眾聚精會神聆聽黃霑生前鮮為人知的事跡。 香港樂壇當時盛行「即叫即做」,黃霑經常要在半小時內填寫完歌詞。
吳俊雄認為黃霑成長時期的香港,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黑白色,甚至比今天更色彩繽紛。由於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人逃難到香港,當時社會流動性高,電台以四種語言廣播,文字還未有標準規範,香港活像一個文化熔爐。深水埗建有多間戲院,人們都愛「打戲釘」不買票看電影,可想像幼年的黃霑跟隨著街坊沉迷在電影世界裡。同時他在學校也向口琴家梁日昭及其弟弟學習音樂,更學會了口琴與打鼓並到處演奏,這些經驗為他將來作曲填詞之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就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文化土壤,造就黃霑日後的成就,也見證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榮辱興衰。
武學宗師李小龍、葉問、國學大師錢穆、導演吳宇森都在1950年代的深水埗一帶生活過。也許曾經有一天,黃霑與他們在同一條街道上,同一個天空下,擦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