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製衣業曾是澳門的龍頭產業,車衣工人們以手中的一針一線,支撐起澳門整個經濟發展,可惜好景不常,進入九十年代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紡織品及成衣協定》,全球紡織品貿易從1995年起以漸進方式於十年內回歸自由貿易,並在2005年全面取消紡織品配額,導致澳門製衣業必須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尤其是勞動力和土地成本比澳門低的國家,如印度、越南等。澳門紡織品的配額優勢逐漸削弱,再加上生產成本上漲和勞工短缺,導致澳門製衣業一蹶不振,時至今日,澳門製衣業已經淡出澳門的經濟主體,而隨著製衣廠和工人一同離開市場的,還有本地的小型製衣工場和裁縫,而劉麗明(明姨)便是其中一名經歷製衣起跌的裁縫。
衣服從無到有
由裁縫一人親手操刀
明姨今年60有餘,從13歲便開始學習裁縫,跟著爸爸打理家裡的洋服店「超記洋服行」。超記是明姨爸爸在六十年代時創立,舖面最初位於紅窗門街,明姨回憶表示,當時一條短短的紅窗門街,便有六家洋服行,熱鬧非常。
超記屬於洋服行,有個家庭式的工場,與一般製衣廠不同的是,他們不會把一件衣服分拆成幾個部件由不同工人負責,而是從度身、打樣版、剪裁到縫製,全都能夠由裁縫一人獨力完成。因熟悉製作衣服的完整流程,除了訂造普通襯衫和西裝褲等洋服外,也有客人找明姨他們訂製特別服裝。「像是政府第一代的消防雨褸、澳葡時期的警察制服、大學畢業袍、牧師袍、神父袍和法官袍我們都有做過。」
市場結構轉型 製衣物料短缺
私人裁縫難成大勢
手工業時間成本高,從度身、選布,到裁剪和售後修整都需要時間,明姨坦言,當時裁縫收入只是僅可糊口,超記能堅持在紅窗門街經營廿多年,租金低是關鍵之一。然而,在澳門回歸前幾年,地產業變得興旺,地產商便把舖位收回用來建房子,自此紅窗門街的洋服行也紛紛各散東西或光榮結業,而超記則是從地下舖位搬至樓上舖,把用來當住宅的房子分拆出工場位置繼續經營。可惜時代變遷,成衣愈漸平民化,內地亦出現一批裁縫幫人造衫,而且造工費便宜,很多人在澳門買完布料便拿到內地找師傅造衫。成衣普及、內地競爭、失去舖面生意,多方面加成的壓力,明姨坦言生意自搬遷後一落千丈,難以經營下去。
說到行業的式微,明姨認為客源銳減確是主因之一,但也與造衫所需物料短缺有關。明姨表示就在去年,以拉鏈出品質量上乘而聞名全球的日資大型製造商YKK也決定關閉在澳門的銷售點,裁縫要買拉鏈,都要到香港才能入貨,「做一件衫最簡單的物料,有紐扣和拉鏈,還要打紐門(即鈕扣的套孔,又稱「鎖縫眼」),這些是無法取替的,西裝褸的紐門可以手工做,但襯衫的用機器打的,但在澳門真正在打紐門的只有一個人,那個師傅還不是經常在澳門。」
精細裁工仍然吸引
針線活全憑經驗與細心
超記搬至樓上舖已有二十多年,明姨坦言現在裁縫工作也從「僅可糊口」演變至「難以糊口」,現在只是偶爾有些老客戶上門找她訂製,才會接一些零散的裁縫工作,幫他們改衫,以及訂製一些襯衫和工作制服。趙女士是明姨的其中一名老客戶,她在八十年代末時因朋友推薦找到明姨,試過發現明姨手工好,便時常找她造衫,超記搬遷後也偶有光顧,一般是自己先在布疋行挑選不同花色的布料,再拿到明姨那裡度身訂造。
對於潮流,趙女士笑言自己從來不太追趕,從以前到現在一般都是訂造穿習慣了的襯衫和西褲,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時訂製了一件大衣。市面成衣種類繁多且價格便宜,為何要選購成本高又耗時長的訂製?年近七十的趙女士說:「現在的成衣又便宜又靚,就算不耐穿或者剪裁不講究,扔了也不可惜,有時看到合眼緣的也會買;但明姨造的衣服穿十幾廿年都不會變型,手工和裁剪都很好很合身,裁工(裁剪)、車工,這都可以突顯師傅的手工,所以就算手工費貴,都會願意去找她訂造。」
經驗豐富的明姨,不僅造工精細,而且觀察入微,光掃幾眼就能點出衣服的問題。採訪當天記者穿了一件購自時裝店的格子無領襯衫,衣領開口較大,領口彎曲部分容易下垂,穿上身後總覺有些不自在,明姨看了看,便說:「這件衣服造工不錯,縫線比較密,但衣領裁得太大了,只要收緊一些便能比較貼頸,不怕走光,如果我們做就不會犯這個錯誤,這些都是要靠經驗的。不過我認為絕對不能以偏概全,不是訂製一定比成衣好,還是要看製作的人細不細心,造工好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