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工作停擺 電影人復興祖傳香業

  • 邱敏儀
  • 邱敏儀、受訪者提供

疫情肆虐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原本在北京從事電影工作的黃競時毅然轉換跑道,與女友陳羿辛回澳活化祖傳香業。神香、火柴和爆竹為澳門三大傳統工業,但隨著時代變遷已步向式微。不過,神香業的繼承人黃競時,去年為復興祖業重開「永利紙料」,以香作為媒介,結合傳統手工業,將傳統產業轉型,以手作線香(即用作香薰用途而非祭祀用的香)作為切入點,讓這門夕陽行業,重返大眾的日常生活。

黃競時(右)夥拍陳羿辛將傳統工藝活化成文創品牌。

告別電影工作回澳賣香

黃競時的外祖父陳禮,於1942年在下環街創立「永利紙料」,售賣祭祀所用的香燭冥鏹,惟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政府修路迫遷,加上製作過程辛苦且利潤低微,在祖業無人繼承下終於結業。不過時隔30年,黃競時創辦了「永利紙料實驗室」,試圖復興外祖父辛苦建立的品牌。

其實黃競時在回澳復興祖業前,在台灣修讀藝術,畢業後曾到北京從事四年電影工作,惟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北京工作無限期停擺,於是萌起回澳復興祖業的想法。他回想當時回澳的抉擇,可謂是一條冒險的路,由於澳門並無電影相關的市場,甚至電影院的數量亦有限,意味多年來磨練的技能,回澳後未必有相應的工作讓他發揮;而創業或復興祖業,在疫情下同樣是含有很多未知數的路向,可說是孤注一擲的決定。

回澳初期,黃競時仍有接拍攝等電影相關的工作。不過他很快發現,澳門電影市場細小,從業員所佔的人口比例,卻遠高於其他城市,他透露,回澳後接工作遠比在北京輕鬆。「當時我想,澳門不似在北京電影圈需要高技術含量,又不用養人和場地,接Job接得密的話,一定是發達大計。」

不過他在再三思索下,內心卻逐漸感到恐懼。縱使擁有能力和經驗,但在彈丸之地的澳門並非優勢,反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才是最重要。「你又做到,我又做到,客戶分分鐘不信任我,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準時交貨?你話你厲害我更怕,會不會收費好貴?可能會考慮更多東西。」

繼承家業推動香業現代化

窮則變,變則通。黃競時離澳多年的生活,已帶來非一般的視野。他發現,澳門缺乏代表性的商品,他擔心澳門將進一步被推向邊緣化,思前想後,他終於決定轉換軌道,希望透過祖傳的香業,為澳門帶來獨有的文化標誌,更可建構屬於澳門人的身份認同。

黃競時的女友、來自台灣的陳羿辛便直言,在她的角度裡,澳門曾是一個僅得賭博和美食的城市。惟移居澳門一段時間後,她坦言:「我認真allin在這件事,當人家問澳門還有其他東西麼?我希望有人會說,澳門以前是做香的,有一間叫『永利紙料』,你要是有空,可以來看看。」

陳羿辛亦指,疫情下澳門人留在本地消費,更願意接觸新品牌,關注新事物的出現。她覺得自己屬於幸運的一群,短短一年內能讓大家認識:「我們的發展比想像中更快速。」自2021年6月開業後,二人運用手工薰香元素,結合傳統神香,將傳統產業轉型,延續傳統香味並創造符合現代人實用的產品,從而讓香文化得到昇華及傳播。除了舉辦手工線香工作坊外,他們也參與藝墟等活動,進一步打響名堂。陳羿辛形容現時已成功踏出第一步,就是以手工線香,讓大眾得以知道「永利紙料實驗室」的品牌。他們已著手邁入下一個階段,推廣手繪版畫,進一步將傳統文化帶回當下。

陳羿辛希望疫情結束後,請假一個月到歐洲多國旅遊,例如到法國以當地的原材料、水源等,製香再寄回顧客的所在地。她期望透過旅途中認識的人,以及製成品,將品牌推廣至香港、台灣、日本等地。

線香工作坊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迅速擴張品牌知名度。

內地經濟放緩通關後須面對現實

雖然「永利紙料」一名已逐步為人熟知,但黃競時認為將來恢復開關後,澳門即將面臨與大灣區各城市競爭,包括他在內的澳門新品牌,將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殺出血路,亦是一個挑戰。

澳門為重度依賴旅遊生存的城市,內地近月宣佈內循環,似乎可預視經濟增長減速。黃競時便預料,後疫情時代內地經濟放緩,屆時便見真章:「如果遊客不來澳門,杏仁餅是否依然賣得這麼好呢?所以疫情之後就好自為之。」陳羿辛亦說:「通關後便是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