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王堂區的快艇頭街,又名「米街」,在六、七十年代時米鋪林立,街頭巷尾共有十數間,由此得名。時移勢易,現時的米街,超市數量比米鋪還多,碩果僅存的只有「米街」街牌對面的永昌隆。然而,這間見證了花王堂區半世紀歷史的老字號,最近忽然噴上了代表街頭潮流文化的塗鴉壁畫,與老店古舊的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揉合傳統與個性
永昌隆於1959年開始經營,專賣精選散裝米及國內外糧油雜貨,現在由第二代傳人朱三材和妻子何金華及其兒子操刀打理。糧油雜貨鋪屬舊時代產物,以前沒有大型超市,人們要買日常所需的柴米油鹽,一般會到雜貨鋪購買,還會按不同口味時節請店家校米校油。後來,大型超市落戶,產品價格低且種類多,加上人們飲食習慣改變,主食不再只有米飯,主打賣米的舊式雜貨鋪自然難禦衝擊。面對行業式微,朱老闆及其太太華姐決定參加澳門政府推行的第二期「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嘗試以文創活化永昌隆,爭取逆流而上。
永昌隆由設計師吳力恆及著名填詞人李峻一合作策劃改造,以兩隻店貓(大發及細發)及老闆娘華姐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可愛設計,用於店鋪的宣傳物及外牆塗鴉。兩人表示是受華姐啟發,才把大發和細發當作改造主題之一。「以前不少雜貨鋪為了捉老鼠,會在鋪內養貓。貓就像是守護雜貨鋪傳統的象徵。」因此新商標結合了貓咪及華姐的形象,以貓咪身體當作華姐的頭髮,突顯雜貨鋪養貓捉老鼠的傳統及老店的人情味。
到老店體驗「人情味」
在設計改造過程中,吳力恆和李峻一不時會到永昌隆及附近店鋪觀察及聊天,留意到店家與街坊的關係緊密。八十後的吳力恆有替老店重塑品牌的經驗,曾改造大龍鳳茶樓及蘭香閣,體會過老店的魅力。這次改造讓他更切身感受雜貨鋪的人情味,像是朱氏夫婦會記得熟客的喜好、口味和身體狀況,從而推薦不同米類及煮法,街坊一時大意忘記帶錢又可以賒數,平時經過又會進店問候聊天等,認為這是舊式雜貨鋪對比新興超市的最大魅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單純只是商家與客戶而已。「不是常說澳門有人情味嗎?我覺得這就是其中一個體現。」
而對李峻一來說,這次改造則加深了他與這個社區的連繫。由於媽媽以前工作的地方就在永昌隆附近的草堆街,李峻一可說從小就在這區長大,但小時候不太與街坊聊天,坦言以前對這區不太有感情。「因這次計劃常來這邊工作,自然和附近的店家多了聊天,變得熟絡,現在這區反而會是我在澳門最有感情的一區。」李峻一認為,從十月初五日街的蘭香閣到米街的永昌隆,正好見證及記錄了這區風光一時的歷史,希望透過政府的品牌重塑計劃,能讓這區慢慢恢復活力和生氣。
以文創連結社區
整個改造計劃裡,讓朱氏夫婦最驚喜的是店鋪外牆的塗鴉。華姐笑說,最初以為只是在鐵閘外畫個招財貓而已,不會有太大作用。沒想到,從塗鴉藝術家林家豪(P.I.B.G.)作畫那刻起,永昌隆便已成為街坊焦點。一幅塗鴉壁畫,卻意外帶動街坊鄰里的互動,生動地連結起整個社區。「畫完之後,多了街坊進來聊天,誇畫得漂亮,又有街坊會猜畫裡的人是誰,還有小朋友放學經過時會對貓咪說『拜拜,貓貓!』我們一家都覺得,整間店好像復活了一樣!」
華姐坦言,現時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未完全恢復,店鋪生意未有顯著提升,但計劃帶來的更多是心態轉變。本來,朱氏夫婦對店鋪承傳並無信心,雖試過經營社交平台專頁,但迴響不大。「以前一直是垂死掙扎,人們買就買、不買就不買。」改造後,不僅多了街坊鄰里互動,也多了路人及旅客駐足打卡,亦有電視台及報紙採訪,社交平台點讚數持續上升,信心大增。
現在他們不時在社交平台介紹商品及分享食譜,把線下交流搬到線上,早前曾受邀參加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更嘗試「直播帶貨」,於網絡平台展示推銷商品,反響不俗,不少網友查詢購買方式。華姐欣慰地說:「我兒子現在能有信心繼續做下去,我們亦不用再默默守著這間屋。相信大環境好轉後,情況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