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中的美食

在4月時,英女王一周內兩度發表講話,可見瘟疫帶給英國國民甚至是全球人類的痛苦,在這麼艱難的時刻,好需要溫暖人心的講話,讓日子好過一點。

這段日子,我重溫了一部2005年出版的作品《Lilla’s Feast: One Woman’s True Story of Love and War in the Orient》,就是前英國財相歐思邦的太太Frances Osborne寫自己的曾祖母的傳記。Lilla在1882年生於中國煙台,她的人生既是大英帝國興衰的縮影,也反映了二十世紀女性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不過最吸引讀者的,當然是她設下的「盛宴」。

Lilla是一名廚神,她寫下的食譜現收藏於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中。為何戰爭博物館要收藏食譜?有何特別?一個二戰時被日本人關入集中營的女人,饑寒交迫下,用獄中僅有的廢紙寫下一頁又一頁的食譜,鉅細靡遺地講述用甚麼材料、如何烹調,而當時她能夠裹腹的只有爛菜和腐肉,而且不是天天有「食物」到肚。腦海中浮現的「美食」,是她活下去的動力,既是鬥志,也是尊嚴。

不過這不是一部勵志書,幾十年過後,至遲暮之年,BBC訪問她這段經歷,她一個字也說不出,只對著鏡頭流眼淚。好深的創傷,好深刻的作品。

雜物誌
周逸

曾任《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編輯,賣文為生逾十載。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