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精神的想像

歷史往往是後人書寫的,一點不錯。

近月為了參加台灣一個研討會,翻閱了一些香港電台及當年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集「獅子山下」的檔案資料,再對照當時劇集的內容,甚是有趣。

香港電台電視台1970年成立,「獅子山下」是首部港台製作的電視劇。事實上,電視部的全名是「公共事務電視部」,顧名思義,這是一個攸關公共事務宣傳的媒介。然而,「獅子山下」的奇蹟,不僅是當年壓倒商營電視台製作的節目,成為全港收視之冠,更有趣的是,它同時靈巧地推廣政府政策,形構了一代香港人的意識形態,直到今天。即大家朗朗上口的「獅子山精神」。這套電視劇成功之處,正正在於儘管肩負政策推廣任務,卻同時能廣受市民歡迎。1974年的一項收視調查顯示,收看「獅子山下」的有270萬人,當時香港大概有400萬人口,這個收看比例,無論放在什麼時空,都是驕傲的。

我看「獅子山下」是什麼年份,真是忘了,反正就是重播的時候。後來回想,它能如此吸引當時的香港人,原因很複雜。

首先,那時候,香港人的娛樂節目相對單一,電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娛樂渠道。那時,除了港台會製作電視節目,兩個商營電視台更投入大量資源拍攝電視劇及娛樂綜合節目。如果說,那是香港電視的黃金年代,一點不為過。然而,更重要的,還是它的拍攝手法,以及官員費盡心思去塑造其形象。

「獅子山下」圍繞一個住在公共房屋的家庭發生的事而展開,這些故事有一些特色:譬如劇集開端,它們往往透過公屋小人物反映社會基層對政府不滿,像對警察貪腐的抱怨、對公共工程噪音的不滿。然後,劇集會有一個年輕正面形象的角色出來,他可能是其他公屋居民,也可能是公屋居民的朋友。這個正面形象的角色會以「講公道說話」的姿態出現,以理說服批評者。這種以處境喜劇的方式去化解民間對政府不滿的模式,非常符合當時香港人的口味,亦是一種創新的政策宣傳形式,它不動聲色,達至成功。

當年「獅子山下」受歡迎的程度,除了收視率高之外,還有本地導演向港台提出購買拍攝電影的版權,也有美國電影商希望購買「獅子山下」的劇本去重拍。但這些要求都一一被廣播處拒絕,主要原因是不希望「獅子山下」辛辛苦苦建立的「社會價值」被動搖。從這些事件來看,殖民政府當年是如何重視「獅子山下」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僅僅是肥皂劇的電視節目。

從歷史檔案館的資料更顯示,一些香港市民批評後來由新浪潮導演執導的「獅子山下」。這個時期,大概是1976年至1978年,與早期以圍繞公屋居民的故事為主的內容不同,這時的題材不僅更多元化,更重要是,跳出了原本那種總是「大團圓結局」、「同舟共濟」、「拼博一定贏」的邏輯,而更多的是突顯人生的無奈和社會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轉變,引起不少市民不滿,他們認為新的劇集的結局令人「不愉快unhappy」及「沒有解決問題
dissolution」。

香港市民這種有趣表達,反映了他們期待從電視劇如「獅子山下」中所獲得的,並非一種實際生活的投射,而是一種對生活期待的想像。而這種想像,又構建了今天人們有關「獅子山精神」的定型印象。當然,現實與虛構之間,往往互為對象,互相影響,最終孰真孰假,已不重要了。

蒲公英
謝曉陽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博士,曾任 «亞洲週刊» 編輯,目前是「香港獨立媒體」編輯及動物團體「9x狗街坊幹事」,並在 «陽光時務週刊» 及 «力報» 等撰寫專欄。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