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養者的柬埔寨之旅 放假不享樂 探訪貧苦兒童

  • 李倩如
  • 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提供

平日工作學習繁忙,難得有幾天假期,有人選擇出外旅行極盡享樂,有人覺得窩在家中最寫意自在,也有人放棄悠閒假日,前往被聯合國評定為最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之一的柬堆寨,為的不是當地被稱為世界最大神廟的吳哥窟,而是居住在貧困地區的助養兒童。

陳麗霞助養的女孩是家中長女,父母都是農民,女孩有時因為要照顧家中兩個弟妹,所以無法上學。

缺乏關乎性命的基本常識

柬埔寨多年來受到戰爭等因素影響,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近年當地政府大力推動旅遊業,加上該國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發展程度快速提升,吸引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投資進駐,成為東南亞新興投資點之一。然而,國內貧富懸殊嚴重,兒童營養不良、童工、雛妓和人口販賣等問題仍然普遍。今年七月,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舉辦柬埔寨探訪團,組織十多名澳門助養者親身前往當地,與遠方的「子女」見面和探訪貧困家庭。短短五天,卻讓團友們感概萬千。

陳麗霞是其中一名團友,從十年前開始助養兒童,這次能與自己的「柬埔寨女兒」初次見面,自然欣慰無比,而當地貧困家庭的親身經歷,也讓她感慨知識的重要。對貧困家庭來說,「知識」並非我們認知中的「讀好書、搵好工、賺到錢」,而是關乎生命的衛生「常識」。她分享其中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貧困家庭的媽媽在獨自分娩後,發現嬰兒不哭不喊沒呼吸,身旁既沒有醫護人員,又不懂得打嬰兒屁股讓他學會呼吸,以為嬰兒沒救的她便直接把嬰兒活埋,最後幸好爸爸想見孩子最後一面,決意把他從土裡挖出來,小男嬰才能得救。

營養餐食材簡單,一眾團友試食過都覺得味道不錯。

知識還能體現在處理飢餓問題上。根據聯合國2018年發佈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柬埔寨有32.4%五歲以下的兒童營養不良,而當中有部分是由於當地居民誤信了一些飲食禁忌。「他們覺得吃雞蛋會善忘、吃花生會咳嗽、吃魚會生蟲、吃菜會影響健康、吃南瓜會胃痛、吃油會肚痾,這些迷信讓他們只敢吃魚露撈飯,導致很多小孩嚴重營養不良。」為了改善區內兒童的健康,宣明會在社區裡定期舉辦烹飪班,灌輸當地婦女正確的營養知識,教授如何就地取材煮營養餐,陳麗霞和一行團友也有參與其中。「有個小孩最開始是『嚴重營養不良』,只吃了一週營養餐便升級至『營養不良』,所以他們不是沒有食材,而是不懂得吃。」

貧窮也要活得有尊嚴

盧德蘭是另一名團友,她在十多年前便加入助養計劃,現一共助養了四名分別來自中國內地、柬埔寨和非洲的兒童。很早便關注貧窮問題的她,知道世界的另一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但親眼所見,往往比文字描述的苦況更加震撼。「記得坐車途中,經過首都金邊比較旺的區域,在一個公園附近,站著一個穿著三吋高跟鞋和小短裙的女孩,很招搖地在街上走著,但她生得很矮小,應該才十歲不夠,後來隨團工作人員才說這些就是雛妓。」看著本應無憂無慮的小孩,為了生計無奈出賣肉體和尊嚴,讓身為人母的盧德蘭感到非常心痛。

人與人的交流,生命的碰撞,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給予,盧德蘭也表示自己在當地居民身上,反而得到更多,尤其其中一個家庭的故事,更讓她重新反思如何才是真正的扶貧。那個特困家庭從前是養雞戶,女主人為了給病重的媽媽湊錢治病,變賣了農田和房子,又到處借錢,可惜媽媽最後回天乏術,令她一家欠下一大筆債,家中幾個小孩三餐不繼,被宣明會列為特級貧困家庭,而宣明會的援助方式並非直接給她一筆錢,而是給她幾隻成雞和幼雞,鼓勵她自力更生,最終那位女主人也成功經營自己的小農場,讓子女過上溫飽的生活。「她其實是可以一次過賣光所有雞,去緩解燃眉之急,但賣完之後呢?又伸手問人借嗎?不行的啊。看到她憑借自己一雙手重新振作起來,這是很有尊嚴的活法,我從她身上學到很多。」

辛勤工作賺取的時間和金錢,誰不想好好揮霍享受?喜愛旅遊的盧德蘭自言對旅行一直很有要求,之前總覺得柬埔寨很窮,沒甚麼可看,因此從未想過會來,但這次探訪助養兒童,使她下定決心來到這片土地,更意外收獲對旅行意義的反思。「這次探訪無景點、無豪華酒店、無購物,但為甚麼我會這麼開心?這就是心靈上的滿足,是以前旅行都沒有的感覺。」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