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夏天,聖心小學部視藝組的25位同學仔接受了一項特別任務——你理想中的三盞燈(又稱嘉路米耶圓形地),還可以再多些甚麼?在「牛房倉庫」的安排下,這些小學生發揮了無窮的想像力,把她們的構想以藝術品的形式實體化。「初初問她們對三盞燈的想法時,基本上都是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我覺得這是十分正常,很多時候我們要有一定的經歷,才明白甚麼是生活、甚麼是文化,才會發現有些東西正在改變、正在消失。」牛房項目統籌周寶玲如是道。
因此,她亦召集了一群藝術工作者深入三盞燈進行調查訪問,為這個被稱為
「澳門小緬甸」、「東南亞庇護所」、「多元文化縮影」等等的地方,梳理社區的發展脈絡。或許所有的人與事最後都抵擋不了大時代的洪流,但至少留下了一刻溫暖、一份感情、一種態度,證明一切都有發生過。
多元活力社群
郝元春 周寶玲
說的是牛房本年度的社區藝術活動「小城故事──三盞燈的記憶故事」,也是牛房在現址舉辦的最後一個展覽,展出由藝術工作者、街坊及聖心小學生以該區為主題創作的多件作品,透過紀錄片、繪本、插畫、裝置、刺繡等形式,細訴與這個空間相關的故事及構想。「我覺得三盞燈就好似澳門的文化縮影,是一個好有生命力的地方,聚集了不同的社群,每個社群未必是非常了解對方,但大家的生活非常緊密,共享著這個空間。」策展人周寶玲一口氣道出自己的見解。
她自小在三盞燈附近長大,現時每日上下班都必定經過,卻不代表她對這片圓形地有透徹了解。她坦言未開始這個計劃前,對三盞燈的認識尤其是歷史故事及文化都是一知半解。「文化就好似我們的衣食住行、呼吸一樣自然的事,很多時我們會視之為理所當然,不去注意它們的存在,直到細心觀察後,才會留意到它們。」正是這簡單不過的原因,驅使她策劃是次活動,從資料搜集、邀請創作人,以至街坊訪問及作品創作,整個展覽的籌備時間約一年,紀錄了三盞燈的點點滴滴之餘,亦代表周寶玲及參與者對這個社區的一番心意。
從荒郊到東南亞滋味
來自馬來西亞的黃鶖葭及澳門土生土長的楊冠瑩為了是次活動,製作了一條約30分鐘的「異鄉人:澳門緬甸歸僑」*紀錄片,講述聚居在澳門的緬甸歸僑,由第一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華期間遷往緬甸,到六、七十年代緬甸排華時輾轉回流至澳門定居,再到今日第二、三代的身份及文化認同的故事。「他們剛回來時,澳門南灣一帶已發展得十分繁榮,只能找更郊外的地方住下來。他們當時對澳門十分陌生,而且語言不通,所以他們就集中定居在三盞燈,以便大家互相照應。」黃鶖葭形容這班歸僑開闢了這片圓形地,令該區興旺起來;有些歸僑在打工,有些帶著資本回流,經營餐廳、洋服店等生意。黃鶖葭於2014年初到澳門,跟不少人一樣,對三盞燈的第一印象是「充滿東南亞風味」。直到有次在澳門歷史檔案區搜索小城的資料時,她發現不少的文獻皆與澳門歸僑相關,開始對此產生興趣,並藉著紀錄片了解到三盞燈不僅是吃吃喝喝,一碗魚湯粉、一碗椰汁雞麵背後亦蘊藏著深度。「我拍攝紀錄片的宗旨是覺得很多人和事都值得被保留下來,不然老一輩的人走了,年輕一代就不會知道他們的故事,沒有了這些脈絡、根源是很可惜的。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故事,這就是靈魂所在,要不然(社區)就會變得很蒼白。」
刺出一段遷移史
除了協助紀錄片的拍攝及訪問,楊冠瑩今次也以外傭為題創作出相片及圖畫集。「跟(澳門的)其他廣場相比,三盞燈是一個好特別的社區空間,是令人很願意去逗留及感到舒服的地方,今次展覽讓我有機會了解那裡的人怎樣善用這個空間。」澳門外傭人數目前約25,000多人,主要來自菲律賓、越南、印尼及緬甸,每逢假日三盞燈、南灣湖、甚至黑少海灘都不乏她們的身影。「有人覺得她們好礙事,但在需要儲錢寄回家的前題下,她們只可以選擇低消費的玩樂,所以你會見她們準備了家鄉小食在三盞燈野餐,有越南姐姐在刺十字繡;她們的重點不是要特別做甚麼,而是一班人聚在一起相處、打牙骹。」
提到三盞燈,大家想到的不外乎是東南亞美食或地道小吃,鮮為人知的是該區其實有不少布料店、洋服訂製店,吸引一班顧客定期到訪,藝術工作者郝元春便是其中之一。大學修讀時裝設計的她,2009年從內地移居澳門後,不時到該區尋找材料。不過,她直到參與今次展覽後,才恍然大悟,發現三盞燈絕大部分的裁縫師傅都是來自內地,且回歸前已在澳門工作。
基於相同的背景,郝元春與三位內地裁縫師傅特別投契,為展覽一起合作,由師傅裁剪數件衣服,配合她的手工刺繡,交織出他們的遷移軌跡。隨著製衣業工業化,郝元春不諱言裁縫這項手藝漸漸息微,這批師傅大多已賺取了一定資本,有些在內地設廠投入工業化的大浪潮,有些同時經營餐廳等其他業務,「但他們都說會守住(三盞燈的)鋪頭,可能是精神寄託,也是他們覺得比較有成就感的事吧。」
變幻才是永恆
一彈指間,守不住的、留不住的卻是常數。從三盞燈的圓形廣場走到其中一個街口,不少人或會記起一個畫面:一位駝背伯伯以炭爐瓦煲燉煮著桑寄生蛋茶,在寒風中迎接一個個在深夜排隊的食客。可惜的是這位伯伯早已退休,那份撲鼻而來的香氣、掌心傳來的溫度只能在記憶中尋找,故此,今次展覽帶來由藝術工作者馮肖影及李銳俊製作的《蛋茶阿伯》繪本,讓觀眾透過文字和插畫,一起重溫這份集體回憶。
「今次展覽其實就是將這一刻的三盞燈定格起來,希望觀眾看完後會有一些想法。」周寶玲指出,近年該區出現了不少新鋪頭,但老鋪卻逐漸息微,例如早前帶聖心視藝組的學生視察時,就發現又少了一間她記憶中的店鋪。「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態,整個世界不停地變⋯⋯可能現在(林立的)天仁茗茶及Comebuy未來都會消失,我覺得重要的是你知道及珍惜它們的存在。」
「我個人覺得即是活在當下。」她補充道,「今次展覽在牛房而不是在三盞燈舉行⋯⋯是希望將街坊帶來這個藝術空間,跟這個空間產生連繫。」十年後,當那班聖心小學生回顧今次展覽時,當中的人與事,她們會明白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可以回味?
「小城故事──三盞燈的記憶故事」
這是「牛房倉庫」在現址澳門美副將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舉辦的最後一個展覽。據悉,牛房現址的使用期至本月30日,期後有關物業將交還政府;該組織則另覓私人空間於明年重開,舉辦展覽及其他文藝活動。
牛房成立於2003年3月,是一間非牟利的民間藝術組織,在政府借出場地及資助營運資金下,策劃、營運及管理於現址舉行的活動;前身為婆仔屋藝術空間,搬往現址前,在政府的協助下,曾一度租用當年荒廢多時的望德堂婆仔屋舉辦文藝活動。
展覽詳情
日 期:即日起至9月27日
開放時間:12:00-19:00(逢星期二休息)
地 點:牛房倉庫二樓展廳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