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進擊之路

訪澳門籃球運動員黎家棟

  • 歐陽德浩
  • 歐陽德浩、受訪者提供

「個個人都叫我姚明,叫我姚明嘅人重多過叫黎家棟。」黎家棟身高1.93米,遠高於澳門男性平均身高的1.71米。走在狹窄的街上,他如同一尊巨人讓人望而生畏。去年從澳門大學畢業後,他日間做著餘暇活動人員的工作,晚間受訓於澳門福建籃球隊(下稱福建),同時修讀教育課程。但是,澳門現時仍未有全職的籃球隊及聯盟比賽。在籃球不被重視的環境下,熱愛籃球的他又何去何從呢?

十年鐵人生活

黎家棟自小學六年級開始接觸籃球,初二明白到自己身高的優勢而正式接受練習,初三時已成為澳門籃球代表隊成員。原來他從小已「高人一等」,因而被教練說服往籃球的方向發展。由那一天起,黎家棟鐵人般的練球生涯正式起航,每天4時至6時為學校校隊練習,6時至8時為學屆代表隊練習,直至晚上10時才能回家休息。

當時作為一名學生,黎家棟被籃球佔據大部分的時間。他面臨著同時兼顧學業與比賽,左右為難的窘境。他無奈地表示,只能更認真地上課、依靠同學的幫忙、以睡眠時間來彌補學習時間的不足。直至今日,離開學校踏進社會,下班後他每晚繼續接受籃球訓練。「唔夠瞓只能夠捱,一直都係咁捱囉。」

黎家棟認為澳門籃球目標是要超越香港的水平。

勇於闖出澳門

擁有香港身份證的黎家棟,曾於大一的暑假參加了Nike League(Nike全港青少年超級籃球聯賽)。在麥花臣球場裡他表演了高難度的「入樽」,大放異彩。其後香港「勁旅」南華籃球隊(下稱南華)向他招手,自此每個星期有兩至三日,他會到香港與南華的青年球員一起受訓。

可惜根據「香港聯賽比賽章程」,黎家棟持有香港非永久居民的身份,在球隊裡只能歸類於外援。他坦言自己的實力未及外援的水平,雖然曾經申請香港永久居民卻不獲批准,不能以本地(香港)球員下場參與比賽。但是香港的籃球聯賽競爭激烈,球員水平普遍較高,黎家棟認為自己也有所得著。「我未習慣到佢哋嘅訓練模式、對抗強度,但起碼見識過香港嘅籃球,會覺得開咗眼界。」

身分問題一直困擾著澳門的籃球運動員,無法走進鄰近地區發展。

上演黑馬逆襲

也許是多年來不懈的努力,或是於南華、福建等球會的受訓經驗,去年即將畢業的黎家棟帶領澳大籃球隊,勇奪CUBA西南賽區的亞軍。(CUBA為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簡稱,影響力僅次於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在此之前,澳大籃球隊從未踏進分區賽八強,因而被視作「弱旅」、「魚腩隊」。

回想當日的比賽,黎家棟仍然歷歷在目。他認為球隊頻於練習、渴望衝破目標的決心是勝利的關鍵。「大家都好有信心,打下打下幾順就攞咗亞軍。雖然決賽輸咗16分,但其實唔算可惜,已經係超水準嘅表現。」原來只要在CUBA的分區賽擠身至六強,便能取得全國賽的入場券。

然而全國賽於澳大的考試期後開始,在疏於訓練的狀態下,小組賽裡五場僅得一場獲勝,遺憾無緣晉級,澳大籃球隊的黑馬之旅就此終結。雖然告別校園快將一年,心繫澳大的黎家棟對師弟抱有信心。「佢哋啲風格可以再成熟啲,即使冇咗我,但只要努力練波,就可以保持到水準。」

黎家棟因身高的緣故,在隊中擔任中鋒,但是他自言近來球風已轉向大前鋒的風格。

籃球風氣減退

黎家棟發現澳門籃球的風氣每況愈下︰「籃球真係愈嚟愈少人睇,以前塔石球場講緊聯賽(澳門籃球聯賽)都會坐滿一面台。」。他認為以往觀眾肯入場觀看聯賽,是因為比賽隊伍互有勝負,不知鹿死誰手。然而現在福建隊相較其他隊伍,投入更多的資源及場地,實力過於懸殊,失去了可看性。他建議政府可以加強宣傳籃球,並舉辦比賽如四角賽。透過邀請國外的球隊來澳比賽,重新吸引球迷關注本地籃球。

澳門的籃球發展式微,也影響到球員的整體質素與發展空間。澳門現時並無職業聯賽及球隊,只依靠球隊每個月3,000元微薄的收入,球員是無法維持生活日常開支。可是日間工作、晚上受訓的模式,又如何讓球員的技術有進步呢?又怎樣與澳門以外的強隊對戰呢?對此,黎家棟無可奈何地表示︰「我哋點都要有份正職,打波只可以當做業餘,唔可以當做職業囉。唯有希望澳門可以有一隊職業球隊。」

問到身高對異性緣有沒有幫助,黎家棟回答︰「哈哈,中學大學都好少。」

後記

多年來一直力爭上遊,可惜礙於現實環境未能達成夢想。職業籃球夢碎,黎家棟只能接受現實。因教師上班時間穩定,能配合晚間的訓練時間,他正在修讀教育課程,將來有望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採訪結束後,夜幕已降臨。記者望著黎家棟龐大的身軀遠去,想起一句話︰ 「捱過黎明前的黑暗,天也亮了。」

所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