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pagenavi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從小布攤到成行成市 布疋間的流金歲月 - NG Plus 新生代

從小布攤到成行成市 布疋間的流金歲月

  • 李倩如
  • 李倩如

今時今日,成衣業的成熟發展,速食時裝的迅速擴張,一件衣服,太易得到,誰又記得要有衣服,先要有布?澳門的成衣業從五十年代開始起步,至七、八十年代到達其黃金時代,當中有八成貨物均出口至歐美市場,而留在本地銷售的成衣價格仍然昂貴,對不少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到布疋行挑選喜愛的布料,再自己親手縫製,是他們的其中一個選項。現在擠滿遊客的新馬路、以及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營地大街和三盞燈,都曾有成行成市的布疋行,而佇立在三盞燈的這家新興疋頭公司,就曾親睹了澳門布業的四十年興衰。

七十年代以小布攤起家

和昔日很多小店舖一樣,這家布疋行也是由一家人共同打理的家族生意,由現任老闆李子華的爸爸在七十年代創辦,其後由李子華及其兄弟姊妹繼承。早在五、六十年代時,李爸爸就已在廣州的布行打工,移居來澳門後,也曾在澳門的布行工作,其後李爸爸決定自立門戶,推著一個小攤檔,在營地大街街市旁的街邊開始擺賣。

李子華是在八十年代從內地搬到澳門,當時二十多歲的他跟著爸爸一起擺檔,他笑言指賣布雖然不難,但搬布卻十分吃力。「我們的布是放在一個小倉庫裡,布又比較重,每天都要推好幾次出去擺檔,一次做不完,一天到晚光是開檔收檔就要花上四個小時,後期有舖位就好一點,不用那麼辛苦。」

八、九十年代布業蓬勃發展

李子華回憶道,八十年代初,澳門經濟開始變好,願意買布造衫的人增多,當時營地大街人流絡繹不絕,同類型的布行很多,李家的布攤生意也愈做愈大,後來便搬至舖位,正式成立疋頭公司。到了九十年代末,人流往三盞燈轉移,不少布行隨著人潮流往該處,李家亦跟著其他人一起,在1994年轉移陣地來到了三盞燈經營。

在這個舖位,李子華一留又廿載年華,亦見證了布業的江河日下。他表示,九十年代末是布業最蓬勃的階段,剛好內地又有一班師傅來澳發展,於是店內也開始增設替客人度身訂造的服務,除了賣布還能訂造,是舖頭生意最好的時段。
「尤其澳門回歸前,很多土生葡人和澳門本地人特別喜歡買布度身訂造衣服,他們一般都是做套裝、洋服,尤其是女裝,又有很多人可能是想要跟一跟風,又知道很多師傅(從內地)來了澳門造衫,造工便宜,所以個個都會來買布造衫。回歸後,很多本來在澳門的葡國人都選擇離開,生意就差了一些。」

李子華表示,以前從內地進口的布料質量會和外國的相差很遠,但現在都已差不多了。

回歸後行業式微 難抵時代洪流變化

無論師傅造工多麼便宜迅速,在速度、成本和款式上,人手始終難敵機器的競爭,加上回歸後主要客源的流失,對訂製業造成巨大衝擊,李子華的布疋生意亦一落千丈。雖然輝煌不再,但李子華表示公司至今仍有生意,一部分是年紀較大的老顧客,他們仍然像以往一樣選布造衫,以製作外出便服為主;也有部分是年紀較輕的客人,一般是度身訂造制服和西裝,常有老師及辦公室文員光顧,而制服一般使用公司指定的布疋花色和紋路,按照公司要求的款式訂製。

除了度身造衫之外,李子華表示近年多了一些年輕人到舖內選布,有時還會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都是中學生或大學生,是因為課程需要而想買布學做衫,像是中學的家政堂,還有大學的服裝設計課程等等,會讓我們教他們選布,例如要設計甚麼類型的衣服、就需要買甚麼質地的布料。」

雖然仍能維生,但李子華坦言,現在經營上最困難的還是客源少,那幾間一起從營地大街搬到三盞燈的布疋行,很多已經退休結業,而他們也從原來的幾個舖位,減至現在僅存的一個舖位。經營困難,下一代亦不太有興趣,這個從父輩繼承的家業,已經難以傳承給下一代,李子華搖了搖頭,說:「這一行始終不好做,我們都快要退休了,畢竟年紀都不少了。」

採訪當天記者在店內坐了約一個半小時,共有六名客人上門,當中三名是買布造衫的老人,三名是要訂造制服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