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近三年,本地劇場面臨冰河時期,就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業界仍不斷嘗試迎難而上。演員楊彬在十年前於台灣學成歸來後,毅然捨棄高薪厚職,只為改變業界狀況,近年他計劃走進大灣區,讓劇目的生命得以延長,面對反覆不定的疫情,他對未來雖不抱持樂觀,但他說:「我不希望看著我熱愛的事物,在澳門失去生命力。」
小學已立志成為演員
楊彬的戲劇之路啟蒙於小學,當時他參加戲劇興趣班,已令他對戲劇嚮往不已。其後在路途中不斷遇到伯樂。他在中學期間,在演藝學院的進修課程中,便獲導師傅月美出資支持,到香港觀賞戲劇節目及展覽。當時他深深被舞台的演員,以及戲劇中的情節所吸引,盼望終有一天,能成為舞台上發光發亮的一份子。
戲劇的種子埋下後,楊彬立志報考戲劇相關學科,唯不出所料,報考戲劇的決定最初遭到家人反對。父母擔心這行業未來出路不明朗,但經過有效的溝通,父母亦是明理之人,終於首肯,讓他如願以償入讀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表演組別。
棄3.7萬元高薪加入劇場
台灣戲劇氛圍遠比澳門具有活力,楊彬經過大量閱讀作品,瘋狂排戲,由傳統至實驗、商業至小眾等性質,亦來之不拒,就像發育期一樣快速成長,並從中學會閱讀劇本的角度。他當時更打算,畢業後留台觀察劇場生態,為將來學成歸澳作準備。「在台灣修讀戲劇期間,讓我形成了許多的藝術想法。」
不過,在2013年,就在楊彬畢業之前,他收到曉角話劇研進社總監——人稱「大鳥」的許國權邀請,接手劇團的行政工作。同一時間,棄3.7萬元高薪加入劇場
他亦獲澳門演藝學院的邀請,成為全職老師,待遇猶如「鐵飯碗」,入職即有3.7萬元的月薪,縱使放至今日仍是「逆市筍工」,意味各種誘因促使他畢業後回鄉。
楊彬深諳排戲的重要性,若時間及精力全投放至教學,演員的經驗則相對不足,如何為人師表教導學生演戲呢?因此他最終無法跨越自己的關卡,毅然推掉教席,甘願棄高薪厚職,加入曉角從低做起。但他補充說,教育仍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知道本地歴史是可悲的
不知不覺間,楊彬已投身戲劇將近十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他便在期間已建立自身對戲劇的認知和見解。他指出,建立角色就如同拼圖,「在劇本中抽絲剝繭找尋線索,將人物的形象拼湊起來,還有外在塑造,例如聲音變化、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及賦予角色小動作,都是將角色立體化的關鍵。」
談及澳門的藝文政策,楊彬以台灣舞團雲門舞集為例,在當地擁有一個職業現代舞團,可為以舞蹈為志業的人提供一個明朗的方向,亦成為台灣一個重要的文化藝術品牌。他期望澳門亦能誕生引以為傲的劇場文化,他認為,澳門城市高速發展,同時卻抹煞了其他可能性,例如身份認同、本土思考及一些建築物的消亡,而劇場則可成為思考的地方,即戲劇作為載體,讓市民認識本土歷史並作出反思。「當你在這個地方成長,但不知道屬於這個地方的歷史是可悲的。」
入大灣區冀延長作品壽命
「我有想過休息,但我沒有想過離開戲劇。」
他回顧過去十年,除了上述作為演員自我發展的追求上,在監製的身份上,他學懂了市場導向、劇目製作等範疇。唯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新冠疫情突然爆發,一切均被病毒摧毀,澳門再度迎來藝文寒冬,至今仍未見消停。
澳門受先天因素影響,觀眾量導致演出場次有限。為了延長作品的生命周期,曉角在疫情期間,便計劃走進大灣區,實行「珠海策略」,劇社第45周年的酒會上,與珠海的機構及協會簽訂「珠澳戲劇表演藝術戰略合作」協議。
要打進大灣區,曉角其中一個經典劇目《二月廿九》便是踏出的第一步,2021年在參與佛山首屆喜樂節後,便獲多個當地單位的邀請。但新一波疫情來襲,合作項目再次陷入停頓。雖然發展受疫情影響,但這次合作卻開拓了未來「Long Run」(長青劇目)的可能性。然而目前澳門資金減少、人才流失、入座率銳減,種種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
劇場有持續的生命力
楊彬對前景並不感到樂觀..「現在藝文界處於萎縮的狀態,這一刻很氣餒、擔心,也無方向感。」他感嘆說,縱使目前業內人士均努力經營,但仍不知何時才可冒出一線?光。他曾考慮轉為線上演出,亦曾思考將來向VR發展。「我在想任何可能性,因為我不希望看著我熱愛的事物,在澳門失去生命力。」
雖然前路茫茫,但有韌力的劇場人決不坐以待斃。曉角將於2023年1月在文化中心小劇院,一連九日演出《枕頭人》,為「Long Run」計劃的劇目之一,再次考驗其賣座力。該劇更是楊彬在12年前曾參演的劇目,楊彬亦對重演抱以期待。
他說..「劇場不像電影,是可以報仇的。如果電影是爛片,那就是一部爛片,但劇場能夠吸收觀眾意見從而改變,它擁有持續的生命力。」